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仿真建模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动态仿真软件SIMULINK的特点,提出了复杂系统的建模策略,建立了面向对象的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校核、验证和确认。结果证明仿真模型正确合理,仿真结果可信。
|
|
|
|
1 |
张文兴;钟联炯;;基于OPNET的无线战术通信网仿真建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年09期 |
2 |
石昭祥,王世明,司秀华,汪永益;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库的原理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00年01期 |
3 |
安红;;机载脉冲多普勒跟踪雷达干扰仿真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年01期 |
4 |
袁卫卫;毛赤龙;;战争复杂系统研究现状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10期 |
5 |
唐树威;杨海波;屈玉宝;;导弹防御预警系统仿真分析[J];光电技术应用;2008年05期 |
6 |
季向东,冯振声,李洪儒;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仿真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1年01期 |
7 |
季向东,王国祥,冯振声;一种防空导弹一体化仿真环境[J];系统仿真学报;2000年03期 |
8 |
姚志敏,史连艳,禹海全,马剑,张建茂;某型防空导弹杀伤概率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年05期 |
9 |
梁炳成;防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混合计算机实时仿真[J];战术导弹技术;1991年01期 |
10 |
彭峰生;廖振强;;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毁伤概率分析与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年03期 |
11 |
翟春惠;;国外防空导弹导引头发展现状及动向[J];制导与引信;1986年04期 |
12 |
黄巍巍;;新型海上防空导弹的进展和革新[J];飞航导弹;1993年11期 |
13 |
丁文明;;法、意FSAF防空导弹系列现状[J];地面防空武器;1995年06期 |
14 |
温羡峤,刘谭军;防空导弹最大射程需求及对作战性能影响分析[J];现代防御技术;1996年05期 |
15 |
铑辰;;俄罗斯“潘策尔”-S1弹炮一体防空系统[J];现代兵器;1996年04期 |
16 |
刘炜,成楚之;防空导弹横向振动响应计算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00年02期 |
17 |
李友华,欧阳敏玲;防空导弹与高技术空袭兵器的对抗[J];航天电子对抗;2004年03期 |
18 |
姚志敏,禹海全,何鑫;某型防空导弹杀伤标准的判定与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5年07期 |
19 |
狄国希;童幼堂;;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防空导弹射击效能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3期 |
20 |
马维斌;曾瑞鸿;付姚;李孝军;;防空导弹作战运用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