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建模、仿真和控制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定性建模、仿真和定性控制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理论研究现状,并说明了在国外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作出评述。
|
|
|
|
1 |
李文伟;;定性仿真方法发展与应用研究[J];系统仿真技术;2008年02期 |
2 |
方瑾,白方周,邵晨曦;定性建模、仿真和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0年06期 |
3 |
邵晨曦,白方周;定性仿真技术及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2期 |
4 |
夏文俊;李世其;王峻峰;朱文革;;基于结构模型化分析方法的定性仿真建模[J];计算机仿真;2010年12期 |
5 |
张贝克,夏涛,吴重光;集成化SDG建模、推理与信息处理软件平台[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10期 |
6 |
韩安媛;吕平;;基于分级SDG的物资供应方案缺陷分析建模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8期 |
7 |
吴重光;张卫华;夏迎春;纳永良;吴锋棒;;定性代数方程的简明表达方法-影响方程及其建模[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9期 |
8 |
白方周,鲍忠贵,丁尉;定性仿真──一种新的智能仿真技术[J];测控技术;1996年01期 |
9 |
韩安媛;;一种改进型定性建模方法F-SDG[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8年S1期 |
10 |
史爱芬;吴祈宗;黄锴;郑恒;;复杂武器系统定性建模与仿真探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S2期 |
11 |
胡斌;肖人彬;;复杂系统的定性仿真[J];系统仿真技术;2006年01期 |
12 |
王东锋,陈英武;模糊定性建模与仿真集成实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
13 |
邵晨曦;张俊涛;白方周;;TSDG:一种用于故障诊断的定性仿真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6年09期 |
14 |
邵晨曦,张琪,白方周;定性仿真在医疗诊断研究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1年04期 |
15 |
韩安媛;吕平;;基于SDG的物资供应动态过程定性模型的建立[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16 |
李郝林;定性仿真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5年01期 |
17 |
张贝克,吴重光;一种基于SDG用于危险分析的新型定性仿真技术(英文)[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6期 |
18 |
夏常弟,万百五;考虑参数变化的定性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1998年03期 |
19 |
涂永忠,白方周,方瑾,陈忠保,邵晨曦;一种高效的并行定性仿真方法TPQSIM[J];计算机学报;2000年05期 |
20 |
王东锋,陈英武;模糊定性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01年03期 |
|
|
|
|
|
1 |
朱六璋;陈宗海;;定性建模、仿真和控制研究综述[A];'200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
2 |
白方周;;定性建模、仿真和控制[A];'9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
3 |
邵晨曦;白方周;;定性仿真技术及应用[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4 |
陈英武;王东锋;付建波;;一类动态系统的模糊定性建模与仿真[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5 |
王东锋;王军民;陈英武;;模糊定性仿真理论研究与算法实现[A];'200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
6 |
李龙;李欣欣;谢红卫;张明;;定性仿真中关键问题分析[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
7 |
朱六璋;陈宗海;;定性仿真行为分支的合理抽象[A];2001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
8 |
邵晨曦;冯海林;杨明;白方周;王子才;;定性仿真发展及研究[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
9 |
史爱芬;吴祈宗;黄锴;郑恒;;复杂武器系统定性建模与仿真探析[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10 |
陈宗海;黄元亮;;定性定量仿真技术的研究[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