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设计中地震动输入的若干问题
【摘要】:针对抗震设计中往往只重视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的研究,而忽略输入机制的情况,总结设计反应谱和时程分析中输入地震波和随机分析采用的地震动输入机制的主要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介绍、评价以及前景预测,使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输入机制,以满足抗震设计的需要
|
|
|
|
1 |
徐颖;郭秀敏;谢异同;;小波调整地震动输入对高层混合结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1期 |
2 |
叶梅新;陶路;罗如登;莫朝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18期 |
3 |
孟上九,袁晓铭,刘添华;晨报华源大厦不均匀震陷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
4 |
龙刚;李广婧;赵堃;;基于能量原理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安全系数[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6期 |
5 |
文波;牛荻涛;;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变电建筑物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2期 |
6 |
郭科;杨海科;田明;赵学军;;南宁永和大桥地震反应分析[J];北方交通;2006年03期 |
7 |
李青宁,张学峰,李晓凤,李进;拱桥在转动地震输入下的动力模型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8 |
国巍;李宏男;;多维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楼板谱分析[J];工程力学;2008年07期 |
9 |
申跃;陈兴冲;王常峰;;加劲拱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分析[J];河北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
10 |
黄小国;胡大琳;张后举;;行波效应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1 |
张明;杨琳;;万佛塔结构加速度时程分析[J];山西建筑;2006年13期 |
12 |
汪秀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时程分析[J];林业建设;2010年01期 |
13 |
周艳;宋君超;潘瑞松;;斜拉桥地震反应损伤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4期 |
14 |
尹邦信;钢筋混凝土框架层模型的楼层刚度[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5 |
尹邦信;粘弹性单元的刚度矩阵[J];西南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6 |
王理;结构时程分析计算中采用数字地震记录与模拟地震记录的对比分析[J];建筑结构;2001年11期 |
17 |
张文芳,赵跟收,贾保林,田雅琼,曹志强;盒式房屋层间摩擦隔震体系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J];山西建筑;2002年04期 |
18 |
于新春,焦孟良;多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J];山西建筑;2004年08期 |
19 |
徐磊,施卫星,袁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20 |
江海波,廖蜀樵;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效果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