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达;范芳;严建芳;;甲苯/TX-100/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微乳液的相结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2 |
姜蓉蓉;朱霞石;;微乳液/离子液体协同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苯酚[J];分析化学;2011年06期 |
3 |
郑永军;吾满江·艾力;;Tween80/BmimPF_6/醇/甲苯体系的相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11期 |
4 |
刘婧;秦承宽;;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体系的ε-β“鱼状”相图研究[J];河北化工;2009年01期 |
5 |
朱朝俞;乐长高;谢宗波;;咪唑类离子液体在微环境中形成聚集体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1年06期 |
6 |
李洪亮;;AS-C_(12)mimBr复配中相微乳液体系增溶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化工;2008年04期 |
7 |
于培盈;郑亚萍;张娇霞;杨晓东;石伟;兰岚;;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07期 |
8 |
高修功,章克昌,李干佑,李英;一种适合于糖酯合成的微乳液体系的建立[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5年01期 |
9 |
李和平,刘庆献,冯祥,甄庆,龙绪兰;微乳液—微波辐射法制备α-Fe_2O_3纳米粒子[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2年05期 |
10 |
夏声平,李晓,任文成,张卫英,董声雄;甲基丙烯酸甲酯可聚合微乳液体系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1 |
陈宗淇;陈立滇;郝策;张承增;;微乳液的热力学性质 Ⅰ.芳烃类的侧链链长对微乳液热力学函数影响[J];化学学报;1990年06期 |
12 |
朱红军,蒋建龄,张荣,王锦堂;1-十二酰胺基-1-甲基乙膦酸钠及其微乳液的缓蚀作用[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13 |
龚福忠,李成海;非离子型微乳液膜提取稀土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4 |
范绮莲;微乳液的应用简介[J];广东化工;1998年02期 |
15 |
李成海,周立亚,龚福忠;W/O微乳液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J];广西化工;2000年03期 |
16 |
严乐美,王雪松,杨桂琴,王晓曦,崔建中,张万东;以Span80和Tween60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0年05期 |
17 |
麦振洪,赵永男;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材料[J];物理;2001年02期 |
18 |
莫春生,童永芬,甘贵兰;CTAB/C_4H_9OH/C_7H_(16)/H)2O体系中w/o型微乳液的导电活化能[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年02期 |
19 |
高静,张卫英,李晓,沈海霞,吴炽兴;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体系的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20 |
陆胜,方荣利,解晓斌;W/O型微乳液碳化法制备超细Al(OH)_3与Al_2O_3粉体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