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播过程中的空间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摘要】:卫星导航系统误差源可分为卫星误差、传播路径误差、以及接收设备误差三部分。其中传播路径误差包括大气层(主要是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误差和多径效应,对于北斗导航卫星而言,大气层折射是重要的误差源。本文系统总结了信号传播过程中的电离层、对流层空间环境效应研究进展,并探讨有效的大气层折射误差修正方法。对流层大气是非色散介质,其折射误差包括干项和湿项折射误差。而电离层为色散介质,其折射误差与系统工作频率、太阳活动指数、测站的地理位置及地方时等密切相关。目前,大气层延迟修正方法有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大气层延迟模型和双频观测量修正方法;差分处理可以消除对流层、钟误差等与频率无关的误差,而现有电离层、对流层延迟模型的有效性分别为75%、92%—95%左右,而双频接收机则可采用双频观测量修正方法来消除电离层的延迟影响。由于获取电波射线路径上的大气折射率剖面是电波折射修正的关键工作,近年来伴随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被动大气探测的电波折射修正方法与技术,包括基于地基单站GPS和微波辐射计的对流层和电离层剖面被动遥感技术、组网探测技术、折射修正技术等电波折射修正新方法与技术。
|
|
|
|
1 |
甄卫民,吴健,曹冲;电离层不均匀性对GPS系统的误差影响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
2 |
郭丽,程显海,任康;微波辐射计在大气环境遥感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
3 |
林乐科,沈广德,赵振维,金燕波;8mm大气辐射特性的测量与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
4 |
张清河;肖柏勋;朱国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介质圆柱体逆散射问题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
5 |
王波;赵振维;董庆生;张玉生;;双通道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剖面的改进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
6 |
邬世英;王延江;李莉;胡加山;冯国志;阎汉杰;;支持向量机在重震联合反演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
7 |
吴健,刘瑞源;穿过电离层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脉冲平均到达时间[J];电子学报;1996年12期 |
8 |
陆文庆,潘成胜;空间通信中影响电波传播的因素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年05期 |
9 |
吴健,刘瑞源;前向多重散射矩方程的解及其在电离层闪烁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9年12期 |
10 |
甄卫民,刘瑞源;电离层闪烁谱特征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