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相关带宽和相关器间隔对导航信号多径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多径是影响导航接收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以消除或减轻,常用的多径减轻技术有窄相关技术和双△相关技术,而接收机预相关带宽和相关器间隔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通常人们采用多径误差包络、多径误差包络面积和平均多径误差包络来评价多径性能,但是它们仅能定性描述多径性能,而不能定量描述。而根据统计信道模型和功率延迟图中的多径信号特征,对多径误差包络进行加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定量描述多径性能的方法。文章采用窄相关技术和双△相关技术,对BPSK(1)信号和BOC(1,1)信号在不同预相关带宽和不同相关器间隔时的平均加权多径误差包络进行了仿真,提取了多径误差典型值。结果表明:在相关器间隔较大时预相关带宽并不是越大越好;在相关器间隔为0.1个码片左右时,相关器间隔减小多径性能的改善已不明显,因此通常选用0.1个码片的相关器间隔。
|
|
|
|
1 |
封欣;王华;谭述森;;预相关带宽和相关器间隔对导航信号多径性能的影响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10期 |
2 |
冯大增,赵焕卿,夏绍丰;强度调制型联合相关器[J];量子电子学;1992年01期 |
3 |
王衢;陈丽;周金运;;基于拉普拉斯滤波的形态相关器[J];光电工程;2010年08期 |
4 |
金伟民;颜才杰;;基于联合广义分数相关器的相关峰特性分析[J];光子学报;2008年09期 |
5 |
王红霞;赵玮;李育新;;多目标识别的联合变换相关器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6年02期 |
6 |
王肇圻,官玖洪,刘宏利,梁宝来,母国光;仅用参考物功率谱取阈的二元联合变换相关器[J];光学学报;2000年11期 |
7 |
王红霞,孙红辉,李晓建;全息透镜联合变换相关器作多目标识别[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8 |
成罡,袁石夫,邬敏贤,金国藩;联合击中击不中变换相关器[J];光学学报;1997年03期 |
9 |
惠俊英,王连生;自适应相关器[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10 |
尤百琴;;小型化相关器通过鉴定[J];科技信息;1987年08期 |
11 |
李启虎;多分层相关器输出的一种简单计算法[J];电子学报;1980年04期 |
12 |
Ichirou Yamaguchi,杨国庆;新型的声光实时相关器[J];压电与声光;1984年04期 |
13 |
王勇;朱明;;基于输入面形态学预处理的条纹调制滤波联合变换相关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09年05期 |
14 |
王勇;朱明;;基于群体智能边缘提取算法的联合变换相关器[J];激光与红外;2009年10期 |
15 |
赵昱;申铉国;;改进的对数联合变换相关器在噪声条件下的模式识别[J];光学技术;2006年06期 |
16 |
叶建新,李松,赵江南;应用相移技术的形态学联合变换相关器[J];激光杂志;2005年03期 |
17 |
黄智伟,徐伟;基于XE16BB10的GPS相关器电路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5年07期 |
18 |
曾为民,陈泳恩;位相关器原理及其应用[J];微电子学;2002年02期 |
19 |
路烁,刘文耀,张以谟,王金涛,陈晓晴;抗噪性联合变换相关器[J];光电工程;2001年01期 |
20 |
王家旺,聂守平,李爱民;实时声光图像相关器及其在模试识别中的应用[J];应用光学;199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