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龙桂鲁,肖丽;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与并行量子计算(续)[J];物理与工程;2003年04期 |
2 |
熊钰庆,胡连,陈渊;未来的量子计算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3 |
方细明,朱熙文;量子逻辑网络的核磁共振实现[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1年02期 |
4 |
钟艳花,余伟红,余晓敏;量子逻辑门核磁共振实验的仿真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01期 |
5 |
姚淅伟;曾碧榕;刘钦;牟晓阳;林星程;杨春;潘健;陈忠;;基于核磁共振的子空间量子过程重构[J];物理学报;2010年10期 |
6 |
冯芒,高克林,朱熙文;量子计算与超冷离子[J];物理;1998年10期 |
7 |
张登玉,郭萍;量子计算中态的叠加[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8 |
曹颖,裴寿镛;量子计算机[J];大学物理;1998年09期 |
9 |
潘平;量子逻辑门及其研究进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0 |
张登玉;唐世清;谢利军;詹孝贵;陈银花;高峰;;四能级原子与双模腔QED作用实现Fredkin门功能(英文)[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1 |
王健,陈艳;弱耦合近似条件下量子位的消相干[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2 |
干耀国,金荧荧;利用量子计算网络实现量子远距传态[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3 |
张登玉;量子逻辑门中的编码量子位研究[J];光电子.激光;1999年01期 |
14 |
肖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寇谡鹏在拓扑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5 |
;日本用碘分子实现量子计算[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7期 |
16 |
陈艳;量子位非马尔柯夫过程的消相干[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17 |
许栩,安雪梅;量子计算中的七个组合恒等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8 |
薛正远;;基于腔场耦合的超导比特的量子计算(英文)[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9 |
S.Haroche,J.M.Raimond,侯春风;量子计算:幻想还是黄梁一梦?[J];世界科学;1997年01期 |
20 |
张登玉;唐世清;谢利军;高峰;;辐射场与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逻辑功能[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