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庆银;王恩波;;酸度在多酸化学中的作用[J];化学通报;1988年07期 |
2 |
王占文;吴乃钧;方景礼;;杂多阴离子的XPS研究——Ⅱ.Keggin 结构钨钼杂多酸热稳定性差异的研究[J];化学学报;1991年08期 |
3 |
翟伦玉,刘景福;杂多酸与催化[J];自然杂志;1986年01期 |
4 |
娄振宁,王淑坤;硒的杂多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2期 |
5 |
吴乃钧;王占文;方景礼;;杂多酸的XPS研究(Ⅲ)——钼钒杂多酸热稳定性的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
6 |
盖红辉;车文实;朱明霞;杨北平;刘宇飞;郭双林;;新型杂多酸的合成及其表征[J];广州化工;2010年06期 |
7 |
吴庆银;;杂多酸催化化学研究进展[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
8 |
王崇太,华英杰;杂多酸的电催化性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9 |
王恩波;胡长文;周延修;刘景福;赵世良;;Dawson结构钼砷杂多酸(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J];化学学报;1990年08期 |
10 |
杨水金,孙聚堂,秦子斌;杂多酸(盐)配合物及其应用(Ⅱ)[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11 |
宋道铨;杂多酸应用于二茂铁含量测定的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
12 |
李玲,李长云;具有Dawson结构特征的多元稀土配合物合成及其有关性质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
13 |
胡长文,高丽娟,王恩波,奥原敏夫,御园生诚;钨系Keggin结构杂多酸的酸强度及催化反应特性──H_αXW_(12)O_(40)的中心原子效应[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14 |
夏恩冬;王鉴;李爽;;杂多酸氧化-还原催化应用及研究进展[J];天津化工;2007年03期 |
15 |
卢英杰;刘景福;林培良;;铈的11—钼磷酸和11—钼硅酸的制备与性质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16 |
王新平,辛勤,任铁力,张文郁,金恒芳;杂多酸的硫化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1996年02期 |
17 |
吕仁庆,马荔,曹作刚,龚剑,瞿伦玉;杂多酸掺杂聚苯胺的表征及催化研究进展[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18 |
于龙;庞文琴;缪方明;陈红丽;王瑾玲;;溶胶—凝胶法合成12-硅钼酸盐及其结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19 |
靳素荣,姚映钦,李刚;新型钼磷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20 |
王炜,朱秀华,刘景福;十二钨钛杂多酸盐的合成[J];应用化学;1993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