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镍基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朱艳茹  李振花  王海涛  
【摘要】: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它是由大量的电子、离子、中性原子、激发态原子、光子和自由基等组成,由于正负电荷数相等,整体表现出中性,所以称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技术用于材料表面改性方面已获得了成功的应用。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技术也可用于强化催化剂制备。本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中的镍基催化剂(本实验采用的催化剂为10 %Ni/γ-Al2 O3)进行改性。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考察了不同条件如电源功率、处理时间、催化剂颗粒大小以及放电气体种类等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放电功率为6 0W和处理时间为3min时,10 %Ni/γ-Al2 O3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活性。等离子体处理顺序和放电气体种类对处理效果基本相同;催化剂颗粒大小对等离子体处理效果也产生影响,当催化剂颗粒较小时,等离子体处理效果较其他颗粒大的催化剂效果好。同时并对催化剂继续一系列表征,探讨等离子体处理对催化剂表面结果和体相结构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宝荣;张桂玲;刘建萍;孙慕瑾;;聚四氟乙烯表面冷等离子体改性对粘接的影响[J];粘接;1990年02期
2 赵澍,王雪燕,宋西军;罗纹毛针织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风格变化[J];毛纺科技;2004年06期
3 李俊升,张晓林,石开通;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羊毛的染色性能研究[J];染整技术;2005年10期
4 蔡再生;邱夷平;Marian McCord;;棉织物常压等离子体处理退浆[J];印染;2005年22期
5 李胜利;汪晓熙;吴健婷;章英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处理二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2期
6 龚永林;;等离子体技术与印制板生产中应用[J];印制电路信息;2006年09期
7 何燕和;王志文;马艺华;罗纪华;赵元庆;;等离子体处理改善苎麻织物毛细效应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高晓晓;白娟;王进美;;浅谈等离子体技术在棉织物染整加工过程中的应用[J];染料与染色;2011年02期
9 宫晓颐,徐僖;经等离子体处理的云母粉在聚烯烃中的分散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06期
10 齐会民,裴晋昌;等离子体改性聚酯织物的表面分析[J];纺织学报;1989年09期
11 李志军,程光旭,韦玮;等离子体处理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中国塑料;2000年06期
12 黄敬良,颜永红,尹霞,唐学明,龚磊;等离子体处理三乙醇胺涂膜QCM传感器对乙醛的质量响应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1年01期
13 王雪燕 ,于彩虹;棉织物的等离子体与生物酶联合前处理工艺[J];纺织导报;2004年03期
14 赵澍,宋西军;等离子体处理对纬平针毛针织物风格的影响[J];针织工业;2005年02期
15 刘芳;黄海涛;;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中的放电方式及其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7期
16 俞巧珍;郑军;;等离子体处理对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J];科技通报;2006年06期
17 苏远;彭赛平;彭细毛;;等离子体处理丙纶纤维上染率的研究[J];化工时刊;2007年07期
18 严志云;刘安华;贾德民;;氮气等离子体处理对芳纶与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J];橡胶工业;2007年08期
19 朱慧斌;冯涛;李党生;姚水良;;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工业废水实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7年08期
20 高飞;李龙;;等离子体处理对马海毛结构性能的影响[J];毛纺科技;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艳茹;李振花;王海涛;;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镍基催化剂活性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安杰;朱爱民;李小松;石川;;介质阻挡放电条件下甲烷部分氧化制甲醇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3 孙艳;周亚平;周理;;复合储气材料对氢、甲烷混和气体的储放气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白杰;刘盛林;谢素娟;徐龙伢;林励吾;;甲烷芳构化反应中Mo/MCM-22和Mo/ZSM-5催化剂的比较[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涯远;蒋政;张世超;朱庆山;;超临界干燥对La_(0.8)Sr_(0.2)FeMn_(1.5)Al_(9.5)O_(19-δ)六铝酸盐性能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6 张诺伟;黄传敬;高晓晓;翁维正;万惠霖;;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Co/MgO/HZSM-5催化剂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7 高晓晓;黄传敬;张诺伟;翁维正;万惠霖;;Ca调变的Co/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陈龙;王健康;解启慧;王晓来;;Ni-Co-La-O催化剂上CH_4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9 宋月芹;贺德华;;Ni/ZrO_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冼萍;潘正现;钟莉莹;;两相UASB反应器处理木薯淀粉废水的启动运行特性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月萍;冷等离子体处理制备催化剂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杨华清;Ni、NiH~+、NiO和MgO等活化甲烷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王华;组合多相催化技术及其在甲烷与小分子化合物耦合反应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4 陈慕华;催化燃烧用钴基催化剂的研制、表征与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史春开;甲烷低温燃烧反应分子筛负载Pd催化剂[D];厦门大学;2003年
6 刘艳娜;焦炉煤气中氢气和甲烷的吸附分离[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振;甲烷经溴氧化途径制备高碳烃催化性能及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任丽丽;担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上CH_4选择还原NO反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张惠;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夏淑倩;甲烷在常压和高压下溶解度的测定与计算[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红;CH_4-CO_2低温转化合成含氧有机物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2 郭玉高;甲烷在甲醇和烃类混合溶剂中高压溶解度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荆瑞勇;改性尿素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贾超;纳米铜锡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5 闫智慧;天然气(CH_4)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宣东;金属负载的HZSM-5上甲烷和丙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黎展毅;折流板反应器厌氧处理住宅小区生活污水试验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8 师春元;甲烷泄漏检测及扩散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尹潇;甲烷制燃料电池氢源催化剂的设计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何方方;冷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制C_2烃的实验研究及动力学模拟[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超;35亿年前微生物就能造甲烷[N];科技日报;2006年
2 新洲;日本利用海藻进行甲烷发电和废热供暖系统实验[N];中国海洋报;2004年
3 王俊鸣;欧美发现目前火星生命重要证据[N];科技日报;2004年
4 记者 陈勇;“卡西尼”在土卫六上看见“疑似湖泊”[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解悦;南工大开发高效菌种让粪便转化成甲烷[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杨骏;有雨有河,士卫六酷似地球40亿年前[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吕静 王平才;北极甲烷面临解冻危险[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辛 力;深海甲烷遇暖破冰升空污染大气[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黄永明;甲烷:气候变化的引爆器[N];南方周末;2010年
10 记者 曹丽君;地幔中可产生甲烷[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