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可空变初至自动拾取时窗设计
【摘要】:初至波拾取是折射静校正的基础数据,决定静校正量的效果。随着三维地震资料原始数据量增加,利用初至波自动拾取算法拾取初至越来越必要。近地表复杂区域资料初至波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初至波以上强能量干扰都会对初至波的拾取质量造成影响。本文分析初至波分布位置的影响因素,提出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初至波位置趋势进行预测,以此模拟初至出现的大致范围,经实际数据验证,此方法可以缩小初至波拾取范围,将初至附近干扰隔离在拾取时窗范围之外,从而提高初至波拾取的精度,是一项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法。
|
|
|
|
1 |
王庆海,刘永东,程大祥;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初至波延迟的分析与解决方法[J];物探与化探;1985年05期 |
2 |
周洪波,张关泉;复杂构造区域的初至波走时计算[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04期 |
3 |
李辉峰;邹强;金文昱;;基于边缘检测的初至波自动拾取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2期 |
4 |
刘志成;;初至智能拾取技术[J];石油物探;2007年05期 |
5 |
范涛;北京台网初至波漂移问题的实验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02期 |
6 |
张霖斌,姚振兴,纪晨;地震初至波走时的有限差分计算[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04期 |
7 |
潘树林;高磊;周熙襄;钟本善;;基于单道边界检测和样条插值的初至波自动拾取[J];石油物探;2006年03期 |
8 |
李建国;赵斌;孙少伟;周新鹏;孙渊;宋立芳;黄琴;项彪;肖昆;;地震初至波速度层析反演在多金属矿探测中的应用[J];现代地质;2012年06期 |
9 |
康立乾,刘保国,李文慧;用初至波校直法消除弯线炮记录中的浅层干扰波[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年S1期 |
10 |
罗省贤,李录明;交互初至波检测与表层模型正反演[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1 |
李录明,罗省贤,赵波;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年05期 |
12 |
詹毅,唐湘蓉,钟本善;初至拾取预处理[J];石油物探;2005年02期 |
13 |
刘玉柱;董良国;;初至波层析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5期 |
14 |
张军华,赵勇,赵爱国,郑永波;用小波变换与能量比方法联合拾取初至波[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2年04期 |
15 |
陈爱萍;梁波;邹文;何光明;李亚林;李志荣;;初至波地震层析技术及其在四川复杂地区的应用[J];世界地质;2006年04期 |
16 |
张建中,陈世军;复杂介质地震初至波数值模拟[J];计算物理;2003年05期 |
17 |
李庆春;叶佩;;初至波与反射波旅行时多尺度渐进联合层析成像[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04期 |
18 |
李洪林;宋玲玲;潘树林;;时窗方法与改进的能量比方法联合拾取初至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8期 |
19 |
徐维秀;段卫星;刘治红;唐廷海;祝媛媛;;提高初至波二次定位精度技术的探讨[J];石油物探;2009年03期 |
20 |
姜瑞林;海底电缆地震采集系统──初至波二次定位成果的质量评价[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