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Helmholtz腔超材料声透射特性研究
【摘要】:正1引言基于Helmholtz腔的声学超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没有一些特性。Fang等人首先对Helmholtz腔超材料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其共振频率附近,材料具有负体积模量禁带。Cheng等人对该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双负参数禁带的存在。Lee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非共振超材料,具有低频禁带和负体积模量。本文将Helmholtz腔单元进行分
|
|
|
|
1 |
姚兴旺;;长链泛醌LB膜的制备及基本特性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2 |
傅衣铭,王永;基于内变量损伤模型的复合材料板的非线性动力响应[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3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第十一卷(2005)总目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5年04期 |
4 |
张会云;张玉萍;尚廷义;郑义;任广军;王鹏;姚建铨;;含负折射率材料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的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6年05期 |
5 |
闫永丽;董志伟;刘康俊;钱士雄;;酞菁材料的超快动力学特性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7年01期 |
6 |
孙承平;亚磷酸铝中温度补偿取向的声表面波特性研究[J];应用声学;1983年04期 |
7 |
李谟介;SnO_2透明导电膜的电学与光学特性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
8 |
戴闻;Bi_2Sr_2CaCu_2O_8中输运特性研究新发现[J];物理;1998年09期 |
9 |
;光电功能材料[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9年01期 |
10 |
蔡道林,郑家贵,冯良桓,蔡伟,蔡亚平,张静全;ZnTe薄膜特性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4年05期 |
11 |
乔燕,陈晓琴,祁亚军,卢朝靖,朱劲松;Bi_(3.15)Nd_(0.85)Ti_3O_(12)薄膜的取向生长及其铁电介电特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2 |
吴晋彬,赵增祺,孙晓华,李建国,解萍,孙广杰;Pr基块体非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稀土;2005年05期 |
13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第十二卷(2006)总目次[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6年06期 |
14 |
周瑾,薛克兴;碳/环氧复合材料缺口层合板拉-拉疲劳特性研究[J];材料工程;1982年05期 |
15 |
李秀臣;张晨;;Fe-Cr、Fe-Cr-Al铁磁性合金的阻尼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1983年03期 |
16 |
承德兆,阮尚弘;缠绕玻璃钢的超声波无损检测[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6年03期 |
17 |
汪宏;L-B膜技术与分子电子学[J];自然杂志;1987年04期 |
18 |
一丸;;国外复合材料非线性分析和动态特性研究的进展[J];飞航导弹;1988年07期 |
19 |
万红,杨德明;NICALON SiC/Al预制丝热膨胀特性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20 |
朱鸣芳;王俊;张敏;王仕勤;张力宁;;Zn-20%Al合金的半固态压缩形变特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