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写入通道波导阵列中的离散空间光孤子及其相互作用

肖发俊  张鹏  刘圣  赵建林  
【摘要】:近年来,离散系统中光束的传播特性作为一个新课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均匀介质相比,光波在离散系统中的传输展现出许多新奇的现象,如光子带隙、反常衍射以及负折射等。离散系统的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非线性波导阵列。光波在波导阵列中传输时,一方面由于线性衍射和波导间的耦合,而在沿光束强度梯度方向发生耗散; 另一方面还将受到其自身诱导折射率变化的非线性调制。当这两种效应平衡时,光束便会形成一种自局域态,即离散空间光孤子。迄今为止,人们对克尔型、液晶以及光折变波导阵列中的离散空间光孤子的特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离散空间孤子的所有特性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孤子间的相互作用(或碰撞),它有望在全光开关和全光路由等方面得到重要应用。光折变晶体中光写入的光波导阵列为研究离散孤子的特性提供了便利的实验条件,这是因为仅仅利用毫瓦甚至微瓦量级的周期光场辐照晶体就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的波导阵列,而且这种光子晶格的结构既可以实时改变,也可以通过加热或加电场的方式永久固定下来。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光折变晶体中光写入的通道波导阵列中的光波传输特性、离散空间光孤子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利用分步束传播法模拟了光波在菱形和正方格子的通道波导阵列中的线性与非线性传输过程,然后采用 Petviashvili 迭代法求解了离散空间光孤子所满足的本征方程,并得到孤子光强与本征值的关系曲线。利用求解得到的离散孤子解模拟了不同空间排布下两个离散孤子间的相干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同相位孤子相互吸引, 反相位孤子相互排斥,孤子间相位差在区间(- ,0)和(0, )内,相互作用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转移。最后,详细讨论了波导阵列写入光光强以及晶体外加电场的大小对相互作用的影响,为从实验上控制孤子间的相干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劲松,徐军,周翔;闭路光伏明空间光孤子的自偏转特性(英文)[J];激光技术;1999年04期
2 吉选芒,聂合贤,王金来,刘劲松,安毓英;加偏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屏蔽光伏明孤子的温度特性[J];光子学报;2003年09期
3 任占梅;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进展(1)—弱非局域篇[J];激光杂志;2005年03期
4 谢逸群,郭旗;非局域克尔介质中空间光孤子的相互作用[J];物理学报;2004年09期
5 侯春风,姜永远,唐任敏,袁保红,孙秀冬;e-偏振非相干均匀背景光照射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的开路空间亮孤子(英文)[J];光电子.激光;2001年04期
6 吉选芒,王金来,刘劲松;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光伏明孤子的温度特性[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谢贵;陈光高;;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研究进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8 许银贵,吉选芒;低振幅屏蔽光伏暗孤子的温度特性[J];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任占梅;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进展(2)——强非局域篇[J];激光杂志;2005年04期
10 许德胜;刘劲松;;屏蔽光伏孤子诱导的非线性光波导(英文)[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1期
11 谢贵;;非局域空间光孤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6期
12 寿倩;;基于空间光孤子的温度传感器原理[J];硅谷;2011年15期
13 侯春风,袁保红,孙秀冬,许克彬;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孤子对[J];物理学报;2000年10期
14 展凯云;裴延波;侯春风;;向列相液晶中空间光孤子的观测[J];物理学报;2006年09期
15 刘飞;;一维无限深势阱调制下的空间光孤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6 徐四六;陈顺芳;;空间光孤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7 杨联弟;;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最新研究进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8 寿倩;郭旗;;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大相移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方案设计[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19 吉选芒,刘劲松;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屏蔽孤子的温度特性[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0 王程;刘劲松;张光勇;刘时雄;张绘蓝;;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顶侧面观测法[J];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清;王形华;谢应茂;罗兴垅;黎东波;;非局域椭圆厄米-高斯空间光孤子与相移[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姚旻;林强;;部分相干空间光孤子的传输特性[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展凯云;中心对称光折变晶体中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葛丽娟;空间光孤子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3 卢克清;有偏压的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空间孤子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1年
4 李金萍;稳态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5 王建东;空间光孤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张美志;光折变空间光孤子及其诱导光波导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7 李可昊;光折变材料中的矢量空间孤子与局域表面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8 张光勇;光折变空间孤子自偏转与温度特性及孤子观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徐四六;受限系统中孤子的传输性质及其量子调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杜艳伟;空间光孤子在非局域介质中的传输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先策;不同边界条件对空间光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孙永波;掺杂碳纳米管的向列相液晶中的空间光孤子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飞;非线性材料中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开关特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清;强非局域介质中椭圆厄米-高斯型空间光孤子[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5 潘舒;光折变聚合物光伏空间光孤子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曾宽宏;半导体量子点电磁感应透明介质中的空间光孤子性质[D];湘潭大学;2013年
7 谭欣;稳态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统一理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8 侯瑞;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数值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航;光学格子中的空间光孤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郝利丽;掺杂甲基红的向列相液晶中空间孤子及其诱导波导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