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写入通道波导阵列中的离散空间光孤子及其相互作用
【摘要】:近年来,离散系统中光束的传播特性作为一个新课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均匀介质相比,光波在离散系统中的传输展现出许多新奇的现象,如光子带隙、反常衍射以及负折射等。离散系统的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非线性波导阵列。光波在波导阵列中传输时,一方面由于线性衍射和波导间的耦合,而在沿光束强度梯度方向发生耗散; 另一方面还将受到其自身诱导折射率变化的非线性调制。当这两种效应平衡时,光束便会形成一种自局域态,即离散空间光孤子。迄今为止,人们对克尔型、液晶以及光折变波导阵列中的离散空间光孤子的特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离散空间孤子的所有特性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孤子间的相互作用(或碰撞),它有望在全光开关和全光路由等方面得到重要应用。光折变晶体中光写入的光波导阵列为研究离散孤子的特性提供了便利的实验条件,这是因为仅仅利用毫瓦甚至微瓦量级的周期光场辐照晶体就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的波导阵列,而且这种光子晶格的结构既可以实时改变,也可以通过加热或加电场的方式永久固定下来。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光折变晶体中光写入的通道波导阵列中的光波传输特性、离散空间光孤子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利用分步束传播法模拟了光波在菱形和正方格子的通道波导阵列中的线性与非线性传输过程,然后采用 Petviashvili 迭代法求解了离散空间光孤子所满足的本征方程,并得到孤子光强与本征值的关系曲线。利用求解得到的离散孤子解模拟了不同空间排布下两个离散孤子间的相干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同相位孤子相互吸引, 反相位孤子相互排斥,孤子间相位差在区间(- ,0)和(0, )内,相互作用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转移。最后,详细讨论了波导阵列写入光光强以及晶体外加电场的大小对相互作用的影响,为从实验上控制孤子间的相干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
|
|
1 |
刘劲松,徐军,周翔;闭路光伏明空间光孤子的自偏转特性(英文)[J];激光技术;1999年04期 |
2 |
吉选芒,聂合贤,王金来,刘劲松,安毓英;加偏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屏蔽光伏明孤子的温度特性[J];光子学报;2003年09期 |
3 |
任占梅;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进展(1)—弱非局域篇[J];激光杂志;2005年03期 |
4 |
谢逸群,郭旗;非局域克尔介质中空间光孤子的相互作用[J];物理学报;2004年09期 |
5 |
侯春风,姜永远,唐任敏,袁保红,孙秀冬;e-偏振非相干均匀背景光照射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的开路空间亮孤子(英文)[J];光电子.激光;2001年04期 |
6 |
吉选芒,王金来,刘劲松;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光伏明孤子的温度特性[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7 |
谢贵;陈光高;;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研究进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
8 |
许银贵,吉选芒;低振幅屏蔽光伏暗孤子的温度特性[J];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9 |
任占梅;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进展(2)——强非局域篇[J];激光杂志;2005年04期 |
10 |
许德胜;刘劲松;;屏蔽光伏孤子诱导的非线性光波导(英文)[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1期 |
11 |
谢贵;;非局域空间光孤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6期 |
12 |
寿倩;;基于空间光孤子的温度传感器原理[J];硅谷;2011年15期 |
13 |
侯春风,袁保红,孙秀冬,许克彬;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孤子对[J];物理学报;2000年10期 |
14 |
展凯云;裴延波;侯春风;;向列相液晶中空间光孤子的观测[J];物理学报;2006年09期 |
15 |
刘飞;;一维无限深势阱调制下的空间光孤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6 |
徐四六;陈顺芳;;空间光孤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7 |
杨联弟;;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最新研究进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18 |
寿倩;郭旗;;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大相移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方案设计[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
19 |
吉选芒,刘劲松;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屏蔽孤子的温度特性[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20 |
王程;刘劲松;张光勇;刘时雄;张绘蓝;;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顶侧面观测法[J];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