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大蒜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器官部位对大蒜体胚诱导、发育及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2.0mg/L 2,4-D+0.5mg/L KT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处于旺盛生长状态的发芽鳞茎和根尖较叶片、根段有较高的诱导率;徐州白蒜、金乡蒜的诱导率高于苍山和太仓品种。对影响胚性愈伤组织发育成熟的激素与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培养,附加6-BA和KT的培养基比单独使用6-BA的培养基更利于体胚的发育及植株再生。
|
|
|
|
1 |
郭英华,关秋竹,张振贤;四川‘竹根姜’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与植株再生[J];园艺学报;2005年05期 |
2 |
张士刚;大蒜在果树上的妙用[J];烟台果树;1997年02期 |
3 |
张士刚;大蒜在果树上的妙用[J];科技信息;1997年12期 |
4 |
张劲松;郑飞;;大蒜——生活的调味品[J];世界博览;1997年05期 |
5 |
马文祥,杨柱立,谢寅广;金乡大蒜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1年05期 |
6 |
李树和,王震星,张洪顺;大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3年05期 |
7 |
;以色列解决大蒜有性繁殖难题[J];长江蔬菜;2004年11期 |
8 |
樊治成,郭洪芸,张曙东,王秀峰;大蒜不同品种干物质生产与氮、磷、钾和硫的吸收特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02期 |
9 |
陈茂春;大蒜在花卉上的应用[J];湖南农业;2005年06期 |
10 |
王晓丹;;春大蒜的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9年04期 |
11 |
;大蒜专用肥的配制[J];农村新技术;2009年10期 |
12 |
冷国新;古岘镇万亩大蒜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1994年05期 |
13 |
黄挺俊,陈仰文,郑文钻;大蒜商业化辐照保鲜工艺[J];福建稻麦科技;1994年04期 |
14 |
司文修;大蒜春管[J];河南农业;1994年01期 |
15 |
周宏发,顾丁元,沃纯青;大蒜次生与施肥的关系[J];上海蔬菜;1995年02期 |
16 |
吴京农;大蒜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1997年07期 |
17 |
崔岩;大蒜的栽培与利用[J];吉林农业;1998年12期 |
18 |
游德福;大蒜高产栽培要点[J];老区建设;2000年07期 |
19 |
常明珠;出口大蒜的贮藏保鲜技术[J];农家顾问;2004年05期 |
20 |
;大蒜保鲜贮藏[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