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
【摘要】:人工种子的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五年的历史,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近十年来人工种子的研究现状、人工种子的概念、影响体胚诱导的因素、体胚的同步化与干化、人工种子的贮藏和种皮的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以供作这方面研究的工作者参考。
|
|
|
|
1 |
赖钟雄;王凤华;陈春玲;黄素华;桑庆亮;车建美;李冬梅;赖呈纯;张妙霞;郭玉琼;李惠华;叶炜;黄枝英;黄玉吉;陈义挺;吴金寿;陈振光;;龙眼荔枝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应用研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
|
|
|
|
1 |
王荣富;人工种子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
2 |
冉景盛;日本珊瑚树腋芽人工种子的初步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3 |
杨光孝,汤朝起,蒋如敏,倪德祥;旱芹直播土壤人工种子及胚状体分化过程中的POD、PAL活性变化[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
4 |
赖钟雄;陈振光;;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高频率体细胞胚胎发生[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5 |
陈秀玲,庄尔铮,何丽烂;水塔花人工种子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6 |
达克东,李雅志,束怀瑞,王斌;苹果离体叶片特定部位体细胞胚胎发生和人工种子研究[J];核农学报;1998年01期 |
7 |
谷瑞升,陈正华,关月兰,刘桂珍;赤桉人工种子制备过程中微芽繁殖体转株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8年03期 |
8 |
陈德富,陈喜文,程炳嵩;人工种子几个问题的讨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9 |
倪德祥,邓志龙,岑益群,蒋如敏,杨光孝,于静;旱芹人工种子内胚状体的优化[J];上海农业学报;1995年01期 |
10 |
黄绍兴,黄美娟,朱澂;木薯淀粉对人工胚乳性能及对人工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
|
|
|
|
|
1 |
吴林;薛建平;;半夏组织细胞培养的研究概况[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2 |
姜福星;刘凤栾;赵梁军;;植物类原球茎研究进展[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
3 |
张爱民;卢河东;朱艳芳;常莉;薛建平;;半夏的研究进展[A];2010全国知名中医院院长暨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养生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4 |
赖钟雄;陈春玲;陈振光;;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
5 |
卢秉国;;生物技术在番木瓜上的应用[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
6 |
白永富;卢秀萍;;植物人工种子研究进展及在烟草上的应用前景[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
7 |
赖钟雄;王凤华;陈春玲;李冬梅;赖呈纯;张妙霞;郭玉琼;李惠华;陈振光;;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与应用[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8 |
张爱民;朱艳芳;薛建平;;半夏的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中药与天然药物现代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
|
|
|
|
|
1 |
鲁国武;张霞;王雪芬;岳庆妮;齐妍婷;;植物体细胞胚胎研究进展及研究基础[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
2 |
张健夫;刺五加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3 |
张海军,韩良成,刘玉波;刺五加地下茎段繁殖苗木试验初报[J];中国林副特产;2002年04期 |
4 |
韩君;李成浩;牛遇达;赵波;;刺五加组培苗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5 |
陈金军,张学文;植物胚胎发生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1期 |
6 |
王丽;胡阿林;郑易之;;香雪兰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1991年01期 |
7 |
桑庆亮,赖钟雄;荔枝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8 |
赖钟雄,桑庆亮,陈春玲,李冬梅,车建美,黄素华,陈振光;龙眼的遗传学研究[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9 |
赖钟雄,陈春玲,黄素华,桑庆亮,潘东明,陈振光;龙眼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及其染色体数目变异[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10 |
黄素华,桑庆亮,赖钟雄;荔枝胚性愈伤组织染色体数目变异研究初报[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
|
|
|
|
1 |
郑卫红,杨剑波,吴家道,倪德祥,邓志龙,蒋如敏;水稻不定芽诱导及人工种子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1994年04期 |
2 |
杨光孝,倪德祥;植物人工种子的研制进展[J];中国稻米;1996年05期 |
3 |
沈大稜,马超勇,李瑶,叶鸣明,秦瑞珍,叶正祥,倪德祥,纪才圭;水稻人工种子的研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
4 |
倪德祥,邓志龙,岑益群,蒋如敏,杨光孝,于静;紫参和安祖花不定芽人工种子的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5期 |
5 |
杨光孝,李元鑫,岑益群,蒋如敏,纪才圭,沈大,倪德祥;安祖花不定芽人工种子直播成株[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6 |
赖钟雄,潘良镇,陈振光;龙眼胚性细胞系的建立与保持[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7 |
魏文雄,杨永青;龙眼子叶胚状体的诱导和试管苗的培育[J];福建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
8 |
陈守才;郑学勤;赖康;;香蕉人工种子包埋材料与方法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1993年01期 |
9 |
陈德富,陈喜文,程炳嵩;人工种子几个问题的讨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0 |
倪德祥,邓志龙,岑益群,蒋如敏,杨光孝,于静;旱芹人工种子内胚状体的优化[J];上海农业学报;1995年01期 |
|
|
|
|
|
1 |
郭文义;赖钟雄;白永富;陈学军;李天飞;;植物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