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广贤;姚方印;庄杰云;侯恒军;姜明松;;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遗传及恢复基因的定位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06年03期 |
2 |
余守武,万勇,胡标林,张铮,谢建坤;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5年06期 |
3 |
张启发;;中国科学家阐明Boro II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04期 |
4 |
黄威;汪莉;易平;谭学林;张雪梅;张再君;李阳生;朱英国;;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RFLP分析(英文)[J];遗传学报;2006年04期 |
5 |
文李;刘盖;张再君;陶钧;万翠香;李绍清;朱英国;;红莲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蛋白质组学初步分析[J];遗传;2006年03期 |
6 |
张鸿;陈祖玉;李阳生;朱英国;;马协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的变异与功能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年03期 |
7 |
任鄄胜;李仕贵;肖培村;陈勇;张仁;谢丛简;孙泽武;赵慧霞;;水稻线粒体基因atp6启动子突变导致的一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型[J];西南农业学报;2009年03期 |
8 |
谢建坤,舒庆尧,陈大洲,庄杰云,夏英武;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年04期 |
9 |
赵世民,刘祚昌,詹庆才,刘俊君,徐金相,李向东;WA型、BT型和D型水稻雄性不育系细胞质基因组翻译产物分析和研究[J];遗传学报;1994年05期 |
10 |
赵海燕;黄晋玲;;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
11 |
涂王君,朱英国;水稻线粒体DNA的提取与分析[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7年03期 |
12 |
陈圣煌,童海生,秦柳,陈美容;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J];台湾农业探索;1986年03期 |
13 |
田长恩,梁承邺,黄毓文,刘鸿先;乙烯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J];作物学报;1999年01期 |
14 |
张明永,梁承邺,段俊,黄毓文,刘鸿先;CMS水稻不同器官的膜脂过氧化水平[J];作物学报;1997年05期 |
15 |
文宏灿,王文明;K型不育系的育性和变异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16 |
谢建坤,庄杰云,樊叶杨,屠国庆,夏英武,郑康乐;水稻CMS-DA育性恢复基因定位及其互作分析[J];遗传学报;2002年07期 |
17 |
黄青阳,景润春,何予卿,朱英国;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18 |
朱旭东;严钦泉;周清明;赵菊;;水稻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9 |
张端阳,梅启明,周培疆,朱英国;马协和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苗期ATPase同工酶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1998年06期 |
20 |
汪莉,易平,万翠香,朱英国;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的AP-PCR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