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脓毒症早期诊断的新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对烧伤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烧伤患者按烧伤面积分为 A、B 两组。A 组烧伤面积30%-80%。B 组烧伤面积20%-30 %。分别监测伤后第1、3、5、7、9、11天,血清 PCT 的浓度,同期进行血尿常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苷及创面细菌培养。将30例患者中10例进行手术切痂植皮,在术前术后第一天和病情稳定时测定血清 PCT 的浓度。结果1.烧伤面积30%-80%较烧伤面积20%-30%者血清 PCT 明显升高(P0.01=,并且升高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2.烧伤脓毒症患者较无烧伤脓毒症患者, 血清 PCT 明显升高。3.切痂植皮手术后,血清 PCT 水平显著低于切痂植皮手术前。结论 PCT 测定对烧伤脓毒症早期诊断是一个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新指标,可作为烧伤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监测指标。
|
|
|
|
1 |
张庆洋,赵仲农,孙建平;血浆降钙素原的测定在烧伤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烧伤杂志;2005年02期 |
2 |
高卉;林丽;李军;白育庭;;褪黑素对烧伤脓毒症大鼠肝脏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05期 |
3 |
毛远桂;谢正洋;熊宏兰;黄培信;张志安;郭光华;肖长辉;李国辉;苏子毅;;治疗烧伤脓毒症患儿39例[J];中华烧伤杂志;2006年05期 |
4 |
张振远;;关于烧伤脓毒症的发病和临床[J];天津医药;1973年03期 |
5 |
许华山;静脉导管引发烧伤脓毒症8例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07期 |
6 |
陈挺孙;仇旭光;蒋金珩;王野平;;血液滤过治疗烧伤脓毒症的经验[J];感染.炎症.修复;2002年03期 |
7 |
陈旭林;王飞;王永杰;郭峰;孙业祥;;钓鱼致高压电烧伤的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08期 |
8 |
姚咏明;;创、烧伤后细菌内/外毒素与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08期 |
9 |
于燕;杨红明;姚咏明;;烧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识别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07年06期 |
10 |
朱文莉;;白介素-1α对鼠烧伤脓毒症模型存活率的影响[J];国际骨科学杂志;1991年03期 |
11 |
周国富;向小燕;吕志敏;任红丽;王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严重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年12期 |
12 |
柴家科,申传安,李冀军,盛志勇,杨红明,贾晓明,宋岩,郝岱峰,贺立新,李立根,郭振荣;血液滤过对烧伤脓毒症病人血中炎性介质的清除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15期 |
13 |
刘其成;谷波;于海洲;徐建;;血必净对烧伤脓毒症患者胃肠道黏膜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6期 |
14 |
徐世豪;烧伤脓毒症与细胞因子[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4年04期 |
15 |
姚咏明,柴家科;烧伤脓毒症的新进展[J];医学文选;2003年03期 |
16 |
姚咏明;黄立锋;;烧伤后脓毒性脑病发生机制与诊治对策[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年02期 |
17 |
贾赤宇;;烧伤脓毒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J];新医学;2008年03期 |
18 |
李津军,李辉建,李德昌,王慧,曲美霞;烧伤脓毒症的临床分析和防治经验[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
19 |
费齐;;乌司他丁治疗烧伤脓毒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
20 |
龙军;陈清;俞守义;;烧伤脓毒症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