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伦理、政治的合而为一——孔子正名主张的思想意义
【摘要】:正孔子"正名"主张自提出之日起,已经被讨论了两千多年,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演进,人们总能从孔子"正名"主张中获得新的认知与不同的解读,其根源就在于"正名" 是任何有序社会都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尽管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正名"方式,但是,"正名" 作为建立有序社会的基本要素却是不可改变的。因而,"正名"是构建一个有序社会道德、伦
|
|
|
|
1 |
陈学凯;;道德、伦理、政治的合而为一——孔子正名主张的思想意义[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2 |
白子超;;孔子中庸思想再辨析[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3 |
韩敬;;关于孔子思想的评价问题[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
4 |
杨爱民;;孔子政治思想小议[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
5 |
陈琦萍;;人人皆可为孔子[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6 |
孔庆福;;时代需要的孔子[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
7 |
叶任南;;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道统[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
8 |
李锐;;孔子政治伦理思想探微[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9 |
李英华;;孔子思想评述[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
10 |
徐世甫;;礼、礼治、法治[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