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端,赵本良;合成二茂铁方法的再改进[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2 |
李保国,李文晟,石硕,边占喜;二茂铁烷氧基硅烷的合成与性质[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3 |
崔小明;;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开发利用前景广阔[J];化工之友;2000年02期 |
4 |
陆雅琴;;电位滴定法测定二茂铁[J];分析化学;1983年07期 |
5 |
郑衍生,杨海泉,邹明珠,方赤光,陈世斌;光照对聚乙烯二茂铁修饰电极的作用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85年04期 |
6 |
周耀坤
,刘元宗;苯甲酰基二茂铁β-二酮的合成及其反应性能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4期 |
7 |
童开发,刘明国,郑书香,田玲玲,杨红;二茂铁的合成方法[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8 |
郭栋,莫宏,屠晓燕,段春迎,孟庆金;一个新的二茂铁-钴四核双螺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研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1期 |
9 |
仲;;二茂铁的相转移合成[J];化学通报;1980年07期 |
10 |
王端;相转移催化(PTC)在二茂铁合成中的应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
11 |
韩毓鼎;王俊杰;许慧珍;;1,1′,3-三叔丁基二茂铁的合成及纯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12 |
徐兆瑜;;二茂铁的合成与应用[J];杭州化工;2001年04期 |
13 |
陈维一,陆军;新型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4 |
王端;无氮气保护的二茂铁合成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
15 |
蒋淑艳;云秀玲;;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在分析中的应用 Ⅰ.二茂铁分光光度法测Fe(Ⅲ)的研究及水泥中Fe_2O_3的测定[J];化学试剂;1987年04期 |
16 |
吴艳钟,杨玉;双(甲基二茂铁基)代烷羟的合成[J];应用化学;1989年05期 |
17 |
王曼芳,步修仁,孟庆金,游效曾;对-乙酰苯基二茂铁的晶体结构[J];应用化学;1990年04期 |
18 |
耿超英,孙关中;二茂铁的微量合成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3年02期 |
19 |
宋道铨;杂多酸应用于二茂铁含量测定的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
20 |
张军,邓培红,黎拒难,江泽智;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的研制与抗坏血酸的测定[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