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永芬;;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性机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0期 |
2 |
吴克蛟;;灾难中的社会心理恐慌[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1期 |
3 |
王恩国;郭明印;;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研究;2008年02期 |
4 |
周舟;;星座文化下青少年的心理观之管见[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
5 |
聂建亮;;对我国性别刻板印象的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2期 |
6 |
周燕;;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年01期 |
7 |
朱莉莉;;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8 |
朱振虹;;开心农场游戏对未成年人心理的负面影响[J];校园心理;2010年02期 |
9 |
王珑玲;;网络对青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3期 |
10 |
丁官元;;高校贫困学生消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1 |
邬效林;摆脱懊悔的羁绊[J];心理与健康;1998年05期 |
12 |
章莉娟;;网络对高中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06期 |
13 |
周小林;;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干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12期 |
14 |
相喜伟;付鸿彦;;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5 |
刘随成;;网络对小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24期 |
16 |
肖富群;;“留守”经历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
17 |
易崇英;;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8 |
刘景涛;丁永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引导对策[J];唐都学刊;2008年05期 |
19 |
哈里·斯彼彻特,高灵芝;社会工作和大众心理治疗[J];中国社会工作;1995年02期 |
20 |
蔡祥;;广为流传的心理谬误[J];青年博览;2010年2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