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浅谈白川静的诗经研究

芦益平  
【摘要】:白川静博士(1910-),日本现代汉学大家,是少有的多次受到政府及地方褒奖的学者。上世纪50年代,他从研究甲骨卜辞入手,初露头角,继而又向中国古文字学、历史和文学等领域深入开拓,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白川静著作集》十二卷是他一生汉学研究的结晶,其中的第九、十两卷为诗经研究论集,在日本的诗经学界有著广泛的影响。第九卷包括《诗经》和《兴之研究》两个部分。前者1970年由“中公新书”刊行, 1974年由台湾学者杜正胜翻译,幼狮月刊社出版,其内容是对诗的全体、主要是对《国风》的概说。后者是诗的专题研究,是他1960年研究生院博士课的讲稿,也是他自己取得博士学位的主要论著。第十卷为诗经通论与解释篇。与《兴之研究》一样, 这是他上世纪60年代在立命馆大学任教时给研究生院硕士、博士生所作的讲义。其内容是对诗的背景、传承、解释及推移的探讨,以及对作为经学诗经的批判。白川静治学功底深厚,博学多闻。他摆脱了传统的以史论诗的旧习,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用历史学、民俗学、比较学的方法,对诗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作为教授,白川静对诗经在日本的普及与传播, 功不可没;作为学者,他对诗经的深入研究,有独辟蹊径之劳;作为“他山之石”,他的研究成果与方法为诗学研究带来了一缕春风,对后学者以新的启迪。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敦邦;非驴非马——创作彩色连环画《逼上梁山》的体会[J];美术;1980年05期
2 雷坦;怀念 思索 表现——油画《故乡行》的创作[J];美术;1980年06期
3 ;重庆南温泉仙女像[J];美术;1980年11期
4 周京堂;张良是屯留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马少波;写在“明镜记”演出之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李曙明;对《史实小议》一文的两点异议[J];人民音乐;1980年04期
7 王乃建;对伯牙学琴故事的不同理解[J];人民音乐;1980年04期
8 里程;电台广播音乐故事节目《人民音乐家冼星海》[J];人民音乐;1980年11期
9 刘玲;“投剑功无补”——与吴釗、许健同志商榷[J];音乐研究;1980年02期
10 吕骥;论“移情法”[J];音乐研究;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芦益平;;浅谈白川静的诗经研究[A];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辛自强;;心理学的措辞:隐喻和故事的意义[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蒋小菊;;还识字教学以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勤;也论“游戏说”[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俞春玲;新时期家族小说中的性别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燕;王安忆小说叙述方式的流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彭凤琴;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叙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姚燕梅;叙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侯雪轶;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叙事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7 叶琼琼;疼痛与抚摸[D];武汉大学;2005年
8 鲁红霞;文本重构与性别叙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徐晓峰;李德裕创作心态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10 唐沙;《左传》故事“经典化”探研[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文侠;暑期盘点:热闹取胜 偶像翻车[N];北京日报;2000年
2 杨鹏;中国卡通“卡”在哪里?[N];北京日报;2000年
3 茅家梁;良心不怕什么[N];兵团日报(汉);2000年
4 石鲍;莫言讲《红树林》的故事[N];中国保险报;2000年
5 刘凌;唐德刚的“口述历史”[N];中国保险报;2000年
6 杨会昌;小故事中的大智慧[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手机行业重演“家电故事”[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孙成德;鸡毛信背后的故事[N];中国档案报;2000年
9 中国少儿出版社 胡建中;怎样教婴儿看书[N];中国妇女报;2000年
10 本报通讯员 王宇新;风霜催不老爱心[N];中国妇女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