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女性文学作品中承载的社会功能之比较——以《小姐你早》与《乐谱帐》的景物描写为中心
【摘要】:正一相关背景 、 中国与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文化上的相互渗透是多层面的,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上既存在着 相似之处,也有着 不少差异 。20世纪后半叶,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东方女性的生存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和保障。然而,理想的失落,价值取向的迷惘使她们虽然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受困于贫乏的精神世界。特别是 80至 90年代,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身处社会结构的重新构建、经济改革的重新调整、新思想的冲击之中。 池莉和中泽惠,同是女性,同样出生于 20世纪 50年代,对 20世纪后半叶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同身受。以池莉和中泽惠为代表的中日当代女性作家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通过她们的作品给与了周遭社会深刻的关注,为我们描绘了新时期中日女性的生活实景。而她们的笔触中流露出的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文学作品中承载的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笔下的景物描写,试图对文学作品中承载的社会功能进行探讨和分析,由此肯定文学为社会服务,社会发展决定创作方向的观点。 二叛逆意识与忧患意识的飞扬 、 众所周 知,日 本 文学 一 直崇 空 寂、尚哀 情。《乐谱帐》里多处对景物的描写,无一不隐含着一种灰色的调子。以其中冷月笼罩下的五甲山的一段描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