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丽虹,刘安生,邵贝羚,孙继先,陈朝庆,胡广勇,张希顺;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的研制[J];电子显微学报;2000年04期 |
2 |
孙丽虹,刘安生,邵贝羚,胡广勇,张希顺,吴志斌;扫描电镜背散射衍射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J];现代科学仪器;2001年06期 |
3 |
;赛默飞世尔科技发布全新电子显微分析产品[J];生命科学仪器;2010年04期 |
4 |
徐容;JXA-840扫描电子显微镜故障检修二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年05期 |
5 |
方嘉;;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电子封装失效分析中的应用[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1年03期 |
6 |
永红;;美帝电子束曝光技术近况[J];微纳电子技术;1971年10期 |
7 |
周文英,徐元华;半导体芯片截面的扫描电镜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
8 |
谢自力;张荣;高超;刘斌;李亮;修向前;朱顺明;顾书林;韩平;江若琏;施毅;郑有炓;;In_2O_3纳米线制备及其特性[J];半导体学报;2006年03期 |
9 |
邹军;周圣明;徐军;张荣;;新型衬底γ-LiAlO_2的生长和性能[J];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
10 |
殷伯华;初明璋;林云生;韩立;;CD-AFM在45nm节点半导体芯片检测过程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09年02期 |
11 |
苗恩铭;;10个脉冲飞秒激光作用下硅的热影响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15期 |
12 |
李普年;李智华;范敬钦;;入射角对飞秒激光诱导金属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9年07期 |
13 |
周广荣;;扫描电镜图像最优条件的选择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11年02期 |
14 |
张松青;张丽伟;赵新蕖;卢景霄;;脉冲退火法制备多晶硅薄膜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8年02期 |
15 |
陈琳;汪辉;;电压衬度像技术在IC失效分析中的应用[J];半导体技术;2008年07期 |
16 |
张丽伟;李红菊;李瑞;卢景霄;张宇翔;王新昌;;用改进的RTP低温制备柱状硅薄膜[J];半导体光电;2007年04期 |
17 |
张茂盛;缪旻;于肇贤;;一种制备硅通孔电镜测试样品的新方法[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8 |
聂继红,唐稼祥;S-250MK3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故障及维修[J];分析测试仪器通讯;1997年01期 |
19 |
陈伟之;扫描电子显微镜精确度调整技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20 |
彭沛夫,彭理莉,张桂芳;电子显微镜自动停机系统的设计[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