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胶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研究
【摘要】:目的对黄原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黄原胶产量及黏度。方法采用摇瓶发酵,改变实验条件, 包括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复合氮源的组成及含量;无机盐的组成及含量;柠糠酸和碳酸钙的含量等,通过测定发酵液黏度、粗胶含量来确定较为适合的发酵工艺。结果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 4%、硫酸铵0.1%、豆饼粉0.3%,柠檬酸0.1%,硫酸镁0.01%、碳酸钙0.02%;培养条件为:500 mL摇瓶发酵装液量100 mL,转速220 r/min,发酵温度28.5℃培养72 h。最后进行了发酵罐发酵实验,黄原股的发酵产量可以达到25.02 g/L,发酵液的终黏度5 847cp。结论通过工艺优化黄原胶的产量及黏度均得到提高。
|
|
|
|
1 |
李兴存,张忠智,王洪君,陈进富,李术元;黄原胶的性能与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2年05期 |
2 |
徐世艾;黄原胶及其应用[J];材料导报;2000年10期 |
3 |
崔孟忠,李竹云,徐世艾;生物高分子黄原胶的性能、应用与功能化[J];高分子通报;2003年03期 |
4 |
张忠智;蒋令西;王利涛;雷光伦;;生物多糖代谢产物的调控过程优化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11期 |
5 |
吴国荃,王金台,罗书凯,马国臣;黄原胶的国内生产现状及趋势[J];化工技术经济;2004年10期 |
6 |
邓紫筠;;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6年02期 |
7 |
梁爱华;彭涛;戴光红;陈迤;杨礼宪;秦文;;功能性添加物对速冻猪肉丸品质的影响[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6年06期 |
8 |
徐世艾;黄原胶的制备[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0年05期 |
9 |
雷鸣,卢晓黎,陈正纲,肖凯;黄原胶在低浓度时的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食品科学;2000年12期 |
10 |
李柏林,胡德亮,陈有容,齐凤兰,徐明全;黄原胶生产菌株Xanthomonas campestris-9902代谢调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