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改进Box-Cox变换技术的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熊瑞  卢家欢  
【摘要】: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有助于明晰车辆的剩余使用里程,提高用户驾驶信心和使用体验,合理安排车辆维护作业,避免动力电池过使用引发的安全事故。本文以传统的基于Box-Cox变换技术的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为基础,改进了Box-Cox变换系数的更新方法,以促进变换系数向全生命周期尺度下的最优变换系数逼近,形成了一种改进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动力电池RUL预测的准确性,老化初中期预测精度提高了40%以上,并增强了预测的稳定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新政下“风暴”将至 动力电池企业如何逐鹿市场?[J];变频器世界;2017年02期
2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J];电源技术;2016年07期
3 夏重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现状及政策分析[J];汽车与配件;2016年38期
4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J];电源技术;2016年09期
5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J];电源技术;2015年11期
6 韩路;贺狄龙;刘爱菊;马冬梅;;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4年03期
7 ;动力电池产业化需要跨越两道坎[J];科学之友(A版);2009年06期
8 郑旭;林知微;郭汾;黄鸿;;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研究[J];电源技术;2019年04期
9 陈清泰;;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汽车纵横;2018年07期
10 典;;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政策先行市场尚未启动[J];福建轻纺;2016年03期
11 桑林;叶健诚;董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模态分析和试验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22期
12 袁博;;动力电池报废与回收对策研究[J];汽车文摘;2019年11期
13 张育民;黄敦新;;一种动力电池自动放电与拆解回收系统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年01期
14 张永新;;北汽动力电池系统及故障案例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年12期
15 汪月英;谢海明;;国内外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内燃机与配件;2018年02期
16 杨娟;黄慧艳;郭怡楠;;动力电池及其再生利用展望[J];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04期
17 ;创新引领未来——微宏荣获中国动力电池“安全之星”奖[J];城市公共交通;2018年01期
18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应多元化[J];功能材料信息;2016年01期
19 甄文媛;;方建华:动力电池产业被误读的几个问题[J];汽车纵横;2017年07期
20 裴学杰;;浅析动力电池技术[J];中国高新区;2017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瑞;卢家欢;;基于改进Box-Cox变换技术的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A];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C];2019年
2 王丽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关键技术[A];第六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4年
3 李然;李革臣;于智龙;;高功率锂动力电池安全性技术研究[A];第31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魏婧雯;董广忠;张陈斌;陈宗海;;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数学模型研究综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C];2014年
5 于红梅;王宏伟;王勇智;付艳玲;李文涛;;常温工作条件下锰酸锂动力电池失效研究[A];2013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王莉;李建军;何向明;尚玉明;;动力电池安全性解决方案[A];第31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高飞;李建玲;赵淑红;王子冬;王新东;;锂动力电池性能衰退规律研究进展[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8 胡信国;;动力电池进展[A];2006中国动力电池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于翔;易勇;赵文天;王文葵;;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冷却策略优化研究[A];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C];2019年
10 张前磊;秦红英;潘少亭;王守良;张君成;;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合装错孔问题分析与改善[A];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守震;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建模与状态估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杨继斌;多能源混合动力有轨电车能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张旭;基于系统复杂性分析的锂电池组状态估计与安全管理[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李国洪;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与动力电池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李然;锂动力电池健康度评价与估算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6 郑勇;磷酸铁锂/石墨动力电池的衰退行为及老化机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7 于智龙;基于自放电技术的电动车用锂动力电池SOC预测算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8 李文成;电动汽车用C-LiFePO_4动力电池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9 郭永兴;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关键技术基础及其安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古华莹;电动汽车生产决策与动力电池回收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牧;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2 郭晓建;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匹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钱会发;矿用动力电池双馈型PWM充电器的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9年
4 任育涵;动力电池SoC在线估计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袁鑫;基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的退役动力电池SOC估算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6 贾春辉;动力电池热特性分析及冷却系统优化[D];吉林大学;2019年
7 鲍文迪;直冷式动力电池热管理性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8 宋明超;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老化表征及内部温度估算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9 赵梦迪;动力电池热安全应对及其过热临界行为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10 马金秋;匹配不同动力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墨柯;动力电池行业需突破技术短板[N];中国工业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于丹;汽车动力电池:我们一直在努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3 湖南日报记者 周帙恒;统一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标准[N];湖南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张海燕;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N];中国质量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秦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路在何方?[N];中国电力报;2016年
6 记者 王辉;动力电池技术升级标准要先行[N];中国质量报;2016年
7 秦虹;动力电池国产化率有待提高[N];中国电力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于大勇;动力电池成“香饽饽” 突破技术瓶颈是关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海燕;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该提上日程了[N];中国质量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刘垠;破解里程焦虑 动力电池突破不是唯一出路[N];科技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