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作用下层状流动区内沉积物运动的二相流模拟(英文)
【摘要】:本文基于固-液相质量及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严格的二相流数值模型,考虑了包括固体颗粒与液体间相互作用,固体颗粒间相互碰撞与摩擦及湍流产生的所有作用力。采用了混合有限差分法对建立的高度非线性分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对水平沙床在正弦水波作用下的运动分析,发现在各不同相位,无论是固-液相速度分布还是沙的浓度分布均与试验量测值极为吻合,表明本文提出的二相流模型有能力对波浪作用下层状流动区内的沉积物迁移作出较为正确的预测。
|
|
|
|
1 |
李勇;余锡平;;基于两相紊流模型的航道悬移质泥沙运动数值模拟[J];水运工程;2007年12期 |
2 |
汪艺义;苏枋;胡景龙;牧振伟;沈晓阳;张志雁;;小尺度旋转两相流中泥沙科氏力的作用[J];人民黄河;2010年06期 |
3 |
罗菲;邱秀云;李琳;;单鳃片分离鳃固液两相流流场三维数值模拟[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4 |
郑邦民;肖天鐸;;摻气紊动水流基本方程式的应用[J];水利学报;1964年06期 |
5 |
吕文翠;葛琪;;立面二维水沙SPH数值模拟[J];吉林水利;2009年01期 |
6 |
沙海飞;周辉;吴时强;陈惠玲;;坝身泄洪水气两相流二维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3期 |
7 |
王晓松;孙双科;夏庆福;柳海涛;;国外泄水建筑物掺气减蚀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年02期 |
8 |
李勇;余锡平;林缅;;波浪作用下悬移质泥沙运动的两相流数值模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0年02期 |
9 |
汪艺义;苏枋;牧振伟;沈晓阳;张志雁;;小尺度固液旋转两相流中科氏力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10 |
张闪;郭海敏;时新磊;;模拟退火PSO优化算法在油水两相流产出剖面解释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2010年03期 |
11 |
杨永荻;陈国祥;;散状变形颗粒层的流动阻力及泥沙群体沉降规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12 |
曹志先,魏良琰,谢鉴衡;明渠挟沙水流的两相流模式[J];水利学报;1995年04期 |
13 |
李大鸣,李孟辉,张彤宇,郭丽明;两相流全沙数学模型理论及其在台山电厂港口工程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2年05期 |
14 |
陈国祥;杨永荻;;动床沙粒阻力与底沙输移[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15 |
刘武,张鹏,程富娟,李闽;一组油气两相管流水力学模型的评估与优选[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3年02期 |
16 |
王克文,孙建孟,关继腾;两相流下岩石电性的三维网络模型模拟[J];测井技术;2005年04期 |
17 |
宫武旗,张义云,姜华,毛靖儒;PIV适用于两相流稀相微粒速度场测量的算法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4年04期 |
18 |
李勇;余锡平;;基于两相紊流模型的悬移质泥沙运动数值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9 |
付小莉;李静;;大坝非恒定泄水中的超饱和气体模型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3期 |
20 |
梁在潮;粒子相的分类及对紊流场的作用[J];泥沙研究;199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