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坝仿真计算的并层算法和分区异步长算法
【摘要】:施工过程和温度场变化对混凝土坝的应力状态有重要影响,但混凝土坝常分为几十甚至几百层施工,因龄期不同,各层均有不同的变形特性,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十分困难。本文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计算方法:(1)提出了仿真并层算法,使原来的几百层减少为一二十层,计算中充分考虑了分层施工的影响。(2)提出了并层坝块接缝单元,使各坝块可单独上升和并层,并不受基础计算网格的影响。(3)提出了弹性徐变应力场和温度场的分区异步长解法,使新混凝土采用小时间步长(0.2~0.5天),而广大范围的老混凝土采用大的时间步长(10~30天),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效率。本文提出的这一套方法,使混凝土坝仿真计算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文中还给出了—个算例。
|
|
|
|
1 |
钟登华,练继亮,张宗亮,李仕琦,朱慧蓉;混凝土坝浇筑过程的仿真计算可视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
2 |
朱伯芳,许平;混凝土坝仿真应力分析方法[J];中国水利;2000年09期 |
3 |
刘光廷,焦修刚;混凝土的热湿传导耦合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
4 |
姜袁,黄达海;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分析若干问题探讨[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5 |
朱伯芳;;论混凝土坝抗震设计与计算中混凝土动态弹性模量的合理取值[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11期 |
6 |
韩晓凤,张伟;混凝土坝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分析的实现[J];红水河;2005年01期 |
7 |
朱伯芳;吴龙珅;张国新;李玥;;混凝土坝初期水管冷却方式研究[J];水力发电;2010年03期 |
8 |
吴康新,蔡绍宽,董标,谢勤;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系统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4期 |
9 |
金峰;周志丹;周元德;王进廷;;基于ABAQUS平台的混凝土坝温度应力计算程序的开发与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2006年04期 |
10 |
韩燕;黄达海;;基于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温控参数敏感性分析[J];水电科技进展;2003年01期 |
11 |
李道山;卫永胜;;混凝土坝临时断面过流裂缝成因及温控保护措施[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1期 |
12 |
郑安兴;武亮;;基于XFEM的重力坝裂纹开展数值分析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3期 |
13 |
Ф.Д.德米特利也夫;许绳武;;历史上发生的几件混凝土坝事故教训[J];人民长江;1957年09期 |
14 |
經萱祿,赵志仁,王挺正;混凝土坝应变計观測資料的整理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1965年02期 |
15 |
傅作新;;混凝土坝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
16 |
高明;国际坝工抗震研究动态——南、美两国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 坝工结构专题介绍[J];水力发电;1981年01期 |
17 |
J.O.彼德罗;M.C.阿泽维多;石高玉;;混凝土坝安全性的鉴定标准和试验模型[J];华水科技情报;1984年03期 |
18 |
蔡为武;;混凝土坝的维护与监测[J];东北水利水电;1985年07期 |
19 |
袁玉泉;;《混凝土坝变形观测量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安全监测与预报》成果通过评审[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
20 |
张有天,王镭,陈平;混凝土坝与地基联合作用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198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