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DA的江西省县域尺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格局分析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江西省近年来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差异。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PSR模型、多指标综合评价法、ESDA法。研究结果:(1)2000~2007年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与单项水平不断提高。(2)基于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度的Global Moran's I为0.1617,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地域上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平原区的集约水平高于丘陵与山区的,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3)各研究实体Local Moran's I及Grid图反映了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局域空间上的均质性,高值区域与低值区域的集聚特征十分显著,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低区域各自集聚。(4)LISA集聚四种类型中,正空间自相关的"H-H"、"L-L"占主体部分,二者约占总数的63.75%。其中,"H-H"关联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区、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而赣东北、西北及南部的丘陵与山区则表现出明显的"L-L"关联特征。研究结论: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及应用ESDA方法进行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