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东中国海实验数据验证到达时差反演声速剖面算法
【摘要】:正 1 引言应用反演方法获得海洋环境参数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并且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例如,匹配场反演(MFI)方法逆推浅海海底的地声参数,采用基于传输时间的海洋声学反演方法来监测大尺度范围海洋温度变化等。利用多途到达时差反演浅海声速剖面算法[1]反演浅海声速剖面(SSP)时,
|
|
|
|
1 |
陈红霞,吕连港,华锋,范斌,刘娜,房俊伟;三种常用声速算法的比较[J];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
2 |
罗松,高俊荣;抚仙湖各个月份的温度剖面[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0年01期 |
3 |
刘胜旋,关永贤;多波束系统的参数误差判断及校正[J];海洋测绘;2002年01期 |
4 |
隋波,郑彦鹏,刘保华,薛荣俊;SeaBeam2100多波束系统的声速误差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
5 |
刘胜旋;屈小娟;高佩兰;;声速剖面对多波束测深影响的新认识[J];海洋测绘;2008年03期 |
6 |
刘方兰;罗伟东;于宗泽;曾瑞坚;;西沙海槽海域声速特点分析[J];海洋通报;2010年06期 |
7 |
胡佳;李明叁;孙强;;基于多波束数据的声速误差自动改正方法[J];海洋技术;2010年04期 |
8 |
丁继胜;吴永亭;周兴华;杨龙;;长江口海域声速剖面特性及其对多波束勘测的影响[J];海洋通报;2006年03期 |
9 |
李洪生;王惠刚;;分层海洋介质中声线轨迹的改进算法[J];声学技术;2008年02期 |
10 |
阚光明;刘保华;王揆洋;张维冈;;基于多波束声线传播的声速剖面反演法[J];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
11 |
丁继胜;周兴华;唐秋华;陈义兰;;多波束勘测声速剖面场的EOF表示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5期 |
12 |
吴振南;;浅论回声测水深的声速修正[J];科技资讯;2007年18期 |
13 |
余平;廖开训;陶军;肖波;;基于声学调制解调器的声速剖面遥测技术[J];海洋技术;2006年03期 |
14 |
吴开明;任云;王少强;吴立新;;由CDT数据拟合S-T关系用于温度链产生声速剖面[J];声学技术;2007年05期 |
15 |
李安;唐劲松;傅寅锋;;InSAS干涉测深系统误差分析[J];声学技术;2010年02期 |
16 |
张旭;张永刚;张胜军;吴世华;;经验正交函数与广义数值环境模式重构声速剖面的比较[J];应用声学;2010年02期 |
17 |
唐俊峰;杨士莪;;由传播时间反演海水中的声速剖面[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8 |
董庆亮;韩红旗;方兆宝;潘乐;陈岳英;路高峰;;声速剖面改正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J];海洋测绘;2007年02期 |
19 |
;四、P229 海洋测量学[J];测绘文摘;2007年03期 |
20 |
赵建虎;周丰年;张红梅;王胜平;;局域空间声速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