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木林;黄土高原与黄河泥沙[J];中州统战;1995年11期 |
2 |
纪翠玲,齐清文,张科利;黄土高原地貌形态图谱三维符号指标体系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
3 |
牛玉国;依靠科技进步 再造秀美山川[J];中国水土保持;1999年07期 |
4 |
李刚;降雨入渗实验研究──黄土高原坡地改良基础研究之一[J];地理研究;1994年03期 |
5 |
赵丽兵;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三晋测绘;2003年01期 |
6 |
梁伟,杨勤科;坡度图在黄土高原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中的应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4期 |
7 |
赵竟英;黄珺嫦;霍晓婷;张亚丽;王留安;;砖瓦窑取土区复垦土壤的生态修复[J];山西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
8 |
张建锋;;盐碱地的生态修复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4期 |
9 |
陈晓燕,史志民,何丙辉,魏朝富;巫溪县生态修复区植被覆盖对土壤养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1期 |
10 |
陈绍辉,秦向阳;对黄土高原治理途径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1999年01期 |
11 |
陈燕,齐清文,杨志平,纪翠玲,彭虓,梁雅娟;数学形态学在黄土地貌单元分类学上的应用[J];山地学报;2005年01期 |
12 |
李斌,张金屯;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信息系统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1期 |
13 |
张社奇,王国栋,时新玲,刘云鹏;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1期 |
14 |
彭文英,张科利,陈瑶,杨勤科;黄土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土壤性质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2期 |
15 |
代亚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年03期 |
16 |
王进鑫,罗伟祥,刘广全,王迪海;黄土高原人工林根区土壤水分亏缺状况与空间分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7 |
吴钦孝,赵鸿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目标及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1999年02期 |
18 |
周月杰;苏芳莉;郭成久;贺尧;何秋艳;;铁矸石山生态修复初期土壤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
19 |
丁福俊;戴武刚;王亮;杨慧玲;樊豪;高鹏;;大黑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年10期 |
20 |
赵景波,杜娟,黄春长;黄土高原侵蚀期研究[J];中国沙漠;2002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