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蓝/绿)光源对SD大鼠视网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摘要】:正实验目的:研究一定强度的蓝/绿LED光源对SD大鼠视网膜是否存在损伤,为LED光源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探索更安全的照射方式及光照强度。方法:SD大鼠共20只,体重180-220克,雌雄不限,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动物部提供。监光组(波长470nm)8只,绿光组(波长525nm)8只,对照组(自然光)4只。试验各组每天照射4小时,
|
|
|
|
1 |
杨锦南;詹合琴;陈金卯;林少春;李岱;胡世兴;;NF-κB/IκBα在MNU致实验性大鼠视网膜损伤中的变化[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2 |
徐庆;魏爱民;张彦文;余争平;薛长勇;;Nd:YAG激光对大鼠视网膜组织caspase-9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0年04期 |
3 |
蒋小爽;张军军;;视网膜αA-晶体蛋白和αB-晶体蛋白在应激条件下的表达变化及机制[J];眼科新进展;2011年01期 |
4 |
薛黎萍;丁鹏;肖丽波;胡竹林;林荣安;;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视神经横断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10年04期 |
5 |
马艳萍;朱承华;杭荟;;氨基胍对大鼠急性高眼压视网膜一氧化氮合酶分布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
6 |
胡椿枝;吴彬;;射线兔视网膜效应超微结构的实验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0年03期 |
7 |
李娜;李筱荣;袁佳琴;石怡;;挫伤性视网膜病变大鼠p53基因表达与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关系[J];眼科新进展;2008年02期 |
8 |
归东梅;杨飏;李迅;高殿文;;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及环氧合酶-2在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J];眼科研究;2010年09期 |
9 |
陈鹏;梁洁;马萍;单清;苏镇涛;杨在富;王长振;钱焕文;;高功率微波单次辐照对眼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3期 |
10 |
崔馨;贺翔鸽;谢琳;葛成国;喻红;;Oligo基因芯片筛选视网膜慢性高眼压损伤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数据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3期 |
11 |
葛荣如;内燃机车头灯照射后视网膜损伤一例[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6年02期 |
12 |
罗光伟,文峰,黄时洲;激光笔致视网膜损伤1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年10期 |
13 |
康刚劲,乔一平,郭梦翔,段成霞;电视屏辐射致急性视网膜损伤一例[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3年08期 |
14 |
代应辉,李寿玲,朱美玲,陈逖;大鼠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形态学改变[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15 |
肖寿华,张志坚,陆鸣冈,钱雷鸣,缪竞诚;重击法致大鼠眼挫伤后视网膜勿动蛋白的表达[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5年11期 |
16 |
王慧;毕宏生;;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7年12期 |
17 |
陈虹霞;李廷慧;朱建国;黄乃艳;曾晶;顾瑛;;630nm激光对兔视网膜损伤阈值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
18 |
宋琛,李星星;小剂量中子辐射性视网膜损害超微结构改变[J];眼科研究;1993年04期 |
19 |
;缺血性视网膜损伤机制的研究〔上〕———实验研究的方法及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9年01期 |
20 |
张庆平,谢成熹,阮林,黄光武,周卫为;鼻咽癌放射治疗性视网膜病变跟踪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