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暴露和运动干预对肥胖小鼠体脂率及棕色脂肪含量的影响
【摘要】:正目的:本实验拟通过饲喂高脂膳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探究低氧暴露和运动干预对肥胖机体体脂率及棕色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4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D组,n=8),高脂膳食组(HD组,n=42)。ND组给予普通维持饲料;HD组喂以高脂饲料(脂肪含量为60%),建立肥胖模型后(HD组小鼠的平均体重ND组平均
|
|
|
|
1 |
苗振春,邹大进,王学敏;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棕色脂肪线粒体上解偶联蛋白活性和含量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
2 |
刘宏鸣;;基因开辟向肥胖挑战的新途径[J];国外医学情报;1998年09期 |
3 |
薛惠文;章静波;;预防糖尿病新途径——将白色脂肪转化成燃烧能量的棕色脂肪[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5期 |
4 |
苗振春,拓西平,邹大进,王学敏;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内膜解偶联蛋白活性与含量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
5 |
李剑明;刘颖;辛军;王晓明;翟伟;刘长平;;棕色脂肪摄取~(18)F-FDG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年02期 |
6 |
李经邦,方尚于,徐钢,杨红;棕色脂肪瘤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年02期 |
7 |
拓西平,苗振春,邹大进,王学敏;冷适应对大鼠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内膜解偶联蛋白与嘌呤核苷三磷酸结合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04期 |
8 |
吕作宏,赵德才,曲超法;颅内棕色脂肪瘤1例报告[J];黑龙江医学;2001年09期 |
9 |
吕祥瑞,张涛;棕色脂肪瘤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01期 |
10 |
沈宇宁;;棕色脂肪可以让你变瘦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7期 |
11 |
赵晓龙;;增加“棕色脂肪”预防老年疾病[J];开心老年;2011年11期 |
12 |
施亦茹,王宗敏;小儿右肺叶间棕色脂肪瘤一例[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13 |
张淑霞,贾淑芳;新生儿硬肿症30例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
14 |
;医药新技术[J];健康生活;2005年02期 |
15 |
余国膺;;来自棕色脂肪的干细胞逆转小鼠心脏的电传导阻滞[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年06期 |
16 |
王开荣;魏克伦;张家骧;;新生儿硬肿症的体温变化及影响因素和棕色脂肪产热状态的简单判定方法[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
17 |
骆文静,陈景元,江红,陈耀明,张雪萍,郑刚,赵芳;补锌对急性冷应激大鼠解偶联蛋白水平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4年01期 |
18 |
李卫平;李启富;;PGC-1α与肥胖[J];现代医学;2006年03期 |
19 |
于果,张家骧;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血清游离脂肪酸变化及其对血糖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20 |
籍孝诚;新生儿体温调节与寒冷损伤[J];北京医学;199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