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脑损伤大鼠血清差异蛋白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脑损伤后血清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芯片(WCX2)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4h、8h、12h、24h、48h血清中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损伤后血清中有2个蛋白质的表达谱发生改变。其中差异蛋白5648Da,在4h、8h和12h组表达降低(P0.01),24h和48h组表达恢复;差异蛋白9681Da在对照组、24h和48h组几乎不表达,而4h、8h和12h组表达增加(P0.05)。结论:脑损伤可引起血清中蛋白质表达谱发生变化。
|
|
|
|
1 |
舒清明;张永亮;李灵芝;李志强;战丽;;SELDI蛋白指纹技术检测脑损伤大鼠海马差异蛋白[J];武警医学;2007年10期 |
2 |
陈劲草,万登峰,王胜,雷霆;大鼠脑损伤后细胞外液谷氨酸及乳酸含量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创伤杂志;2005年03期 |
3 |
罗成义,徐如祥,王清华;大鼠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在脑损伤后的时相变化[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年05期 |
4 |
张剑宁,易声禹,章翔,吴声伶;大鼠脑损伤后血浆儿茶酚胺改变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5年04期 |
5 |
林欣;只达石;张文治;苏心;;大鼠脑损伤后脑内移植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年05期 |
6 |
王大印;衣服新;孔令长;;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早期水通道蛋白AQP-4的表达及意义[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7 |
李红星;苑国富;金耀东;王静;赵宗茂;;神经干细胞移植联用神经节苷脂对脑损伤大鼠神经学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40期 |
8 |
郝丽莉;盛延良;孟庆媛;郭梦凡;邢继强;;大鼠脑外伤后LDH和Caspase-9的表达及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年06期 |
9 |
雷鹏;贺建勋;张卫民;;rh-EPO对大鼠颅脑损伤模型脑红蛋白表达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年02期 |
10 |
周杰;肖现;章翔;杨继庆;程光;王江;章薇;;一种大鼠激光脑损伤模型的建立[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年02期 |
11 |
屈鸣麒,杨涛,苏芳忠,楚金亭,游潮;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10期 |
12 |
韩彦明,张建生;大鼠脑损伤后高血糖对血浆白细胞介素-1、内皮素及脑水肿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
13 |
岳淑敏;陈晓峰;鲁晓花;王长卿;王珅;;大鼠急性局灶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年01期 |
14 |
万登峰;陈劲草;雷霆;薛德麟;;大鼠脑损伤局部谷氨酸的异常释放对乳酸含量变化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
15 |
张廷才;司道文;张宇新;;孕酮对脑损伤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年33期 |
16 |
张秀丽;孙志扬;;大鼠脑损伤后TNF-α及IL-10的研究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0年05期 |
17 |
李秋松;创伤性脑损伤后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和脑水肿的形成[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6年05期 |
18 |
翟磊,杨烽,周洲,李积胜,张瑞军;大鼠急性弥漫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J];武警医学;2003年12期 |
19 |
杨云华;张可成;周政;李栋平;;大鼠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及ICE基因表达的变化[J];创伤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
20 |
隋建峰,熊德佐,张可成;脑损伤后脑组织钙、磷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摘要)[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