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脂肪源饲料对鲤鱼生长、血液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44.34±1.58)g的鲤鱼12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豆油、鸡油、玉米油、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饲料,饲养8周后,测定生长、血液生化及相关代谢酶活性指标,研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鲤鱼生长、血液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脂肪源显著影响鲤鱼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及蛋白效率。玉米油组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效率与其它5组差异明显(P0.05),其中饵料系数以玉米油组最低。不同脂肪源饲料对鲤鱼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影响显著(P0.05)。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肝胰脏及肾脏中脂肪代谢酶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脂蛋白酯酶(LPL)、肝酯酶(HL)、总酯酶(GE)活性因添加脂肪源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均以添加玉米油组最高。鲤鱼肝胰脏及肾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各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综合生长、血液生化及相关代谢酶活性指标指标来看,玉米油适宜作为鲤鱼饲料单一脂肪源。
|
|
|
|
1 |
范永存;王宝维;于世浩;王巧莉;张倩;孙鹏;王娜;姜晓霞;;不同脂肪源对鹅产肝性能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家禽;2008年24期 |
2 |
杨颖;吴琼;荣敏;吴学壮;邢秀梅;;饲粮脂肪源对冬毛期短毛黑水貂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4年08期 |
3 |
段铭,高宏伟,郝黎明;不同脂肪源对肉仔鸡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3年06期 |
4 |
於叶兵;江世贵;林黑着;王煜恒;王爱民;;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形体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
5 |
潘瑜;毛述宏;关勇;林鑫;林仕梅;高启平;罗莉;;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鲤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年07期 |
6 |
胡王龙
,邵庆均;鱼虾类脂肪的需要研究现状[J];中国饲料;2004年22期 |
7 |
陈水春;;饲料脂肪及不同脂肪源对鱼类的影响[J];现代渔业信息;2008年10期 |
8 |
赵红霞;曹俊明;陈水春;朱选;;动植物脂肪源替代鱼油对鱼类影响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7年24期 |
9 |
徐稳;穆玉云;;仔猪功能性脂肪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11年10期 |
10 |
杜震宇,刘永坚,郑文晖,田丽霞,梁桂英;三种脂肪源和两种降脂因子对鲈生长、体营养成分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2年06期 |
11 |
张庆丽;周樱;;不同脂肪类型及低能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动物生产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3年10期 |
12 |
谭肖英;刘永坚;田丽霞;罗智;;鱼类对饲料脂肪源利用的研究进展[J];饲料广角;2007年05期 |
13 |
季文娟;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黑鲷幼鱼生长和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海洋水产研究;1999年01期 |
14 |
张树金;给奶牛饲喂脂肪的策略[J];中国乳业;2004年11期 |
15 |
刘镜恪;郑澄伟;;鱼类对脂肪和糖类的需要[J];国外水产;1986年03期 |
16 |
小李;;农民词典[J];致富天地;2002年02期 |
17 |
高艳玲;叶元土;谭芳芳;;不同脂肪源和复合肉碱对团头鲂生长的研究[J];饲料研究;2009年06期 |
18 |
刘兴旺;谭北平;;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饲料与畜牧;2013年02期 |
19 |
刘梅珍,石文雷,朱晨炜,陆茂英,王根林,黄凤钦;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对团头鲂鱼种生长的影响[J];水产学报;1992年04期 |
20 |
周秋白;朱长生;吴华东;严兴洪;;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长和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