滆湖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及水质评价论文
【摘要】: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对滆湖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及水质评价进行了研究,经鉴定,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5种,隶属于3门25属。优势种类为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chinensis、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克拉泊水丝蚓L.claparedeianus、中华河蚓Rhyacodrilus sinicus。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密度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生物量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374.1ind/m2,寡毛类对密度的贡献最大,占年均密度的77.4%,最大密度出现在夏季,春季最低,St7年均密度高于其他站点。年均生物量为17.78g/m2,软体动物对生物量的贡献最大,占年均生物量的97.35%,夏季生物量最大,冬季最低,St14年均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各个站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值、pielou指数值和BI指数表明滆湖水体处于中度到重度污染状态。
|
|
|
|
1 |
韦细姣;刁江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污染防治建议[J];广西水利水电;1998年04期 |
2 |
张宪中;胡海彦;曹晓东;沈勇平;邴旭文;;五里湖鱼类资源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3 |
韩士鑫;卫星红外云图海表温度场简易解译方法的效果——海上对照试验结果分析[J];海洋渔业;1984年04期 |
4 |
单秀娟,线薇薇,武云飞;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初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5 |
胡军华;胡慧建;何木盈;彭平波;杨道德;;西洞庭湖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
6 |
王迪;林昭进;;珠江口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J];南方水产;2006年04期 |
7 |
王丽卿;程婧蕾;郑小燕;王岩;成永旭;;淀山湖轮虫多样性及生物量时空变化[J];水产学报;2008年06期 |
8 |
熊六凤;欧阳珊;陈堂华;祁涛;吴小平;;江西青岚湖淡水蚌类的资源现状和时空变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9 |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林昭进;孙典荣;黄硕琳;;北部湾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的时空变化[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2期 |
10 |
杨红,李曰嵩;长江口水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及现状评价[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1 |
李占东,林钦,黄洪辉,杨美兰,甘居利,李纯厚,吕晓喻,王增焕;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水质评价及因子分析[J];海洋水产研究;2005年03期 |
12 |
余方平;孙忠;郭远明;姚海富;金彩杏;;三门湾健跳网箱养鱼区营养盐的变化及水质现状评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3 |
黎小正,庞燕飞,曾辉,吴祥庆,马宁,梁雪松;广西桂平东塔河段产卵场水质综合评价[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4 |
张瑜斌;章洁香;詹晓燕;李雪英;孙省利;;高位虾池养殖过程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及水质评价[J];水产科学;2009年11期 |
15 |
栾卓;范亚文;门晓宇;;松花江哈尔滨段水域硅藻植物群落及其水质的初步评价[J];湖泊科学;2010年01期 |
16 |
张丽娜;于洪贤;;牡丹江海浪河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评价[J];水产学杂志;2010年01期 |
17 |
费滕;于洪贤;;海浪河春季底栖动物TWINSPAN分类及水质初步评价[J];水产学杂志;2010年04期 |
18 |
徐政;张贵刚;胡韧;韩博平;;贫营养型水库中罗非鱼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围隔实验[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
19 |
;三、水产资源[J];水产文摘;2000年01期 |
20 |
陈利顶,李俊然,郭旭东,傅伯杰,李广清;蓟运河流域地表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