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水城习抄看元代儒学教育中的日常书写
【摘要】:《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收录了元代亦集乃路童蒙和儒学教授的大量习抄,从书法和书写性的角度来看,亦集乃路作为元代边缘地区,在儒学教育的过程中,童蒙和儒学教授们的书写同传统的精英阶层的书写呈现出不同样态。童蒙的单字书写呈现唐楷各种书风,尤其受颜体书风影响最大;篇章抄写更注重整体布局,其中也夹杂着教师的朱笔示范和句读的痕迹,展现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而儒学教授们的书写则更为复杂,偶有几张流美行书,楷书也有行书化的倾向,但大部分的书写水平都不高。特别是到了元代后期,亦集乃路儒学堕废,学生不来上课的情况愈发严重,教师更是青黄不接。可以说,黑水城这批习抄为我们提供了元代亦集乃路儒学教育中日常书写的视觉例证。
【共引文献】 | ||
|
|||||||||||||||||||||
|
|
|||||
|
|
|||
|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相关机构 | |||||||
|
|||||||
相关作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