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出了一种以放电诱导产生可控烧蚀为基础的高效加工方式,利用大部分金属在放电诱导后产生表面活化时与通入的氧气可产生燃烧的特点,通过放电诱导,使加工表面产生活化区,并控制氧气的通入量,使加工表面金属产生可控烧蚀。由于烧蚀产生的热量是相同时间内电火花放电输入能量的4个数量级以上,且烧蚀加工在表面形成并向基体内部扩展,所以金属烧蚀产生的热量及烧蚀的速度都很高,会形成高效烧蚀加工。而后通过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车削、铣削、磨削等工艺方法修整烧蚀表面,完善表面质量与精度。该种加工方法利用金属自身烧蚀的特点,与金属的强度、硬度、韧性及其它机械性能无关,仍属于特种加工范畴,特别适合于钛合金、高温合金、高强度钢等难加工金属材料的加工。由于采用水溶性非可燃工作液,节能环保,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及燃烧隐患,因此是一项绿色制造技术,是机械加工领域一种全新的高效加工方法。并对基于该原理下的电火花修整、电解修整、切削加工、绝缘体加工等典型专利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
|
|
|
|
1 |
马骏;赵占西;苏冬云;;铸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分析及改进[J];表面技术;2006年06期 |
2 |
王茹,安世民;激光处理不镀铬枪炮管提高抗烧蚀寿命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3 |
王德朋;苏勋家;侯根良;;HfC陶瓷涂层的制备与性能分析[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6年01期 |
4 |
Bernhard Kuttkat;;电火花烧蚀代替研磨[J];现代制造;2006年25期 |
5 |
陈彬;邱建荣;余昺鲲;朱从善;;飞秒激光诱导金属功能微结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10期 |
6 |
杨志懋,王伟,小川洋司,丁秉钧;有氧条件下氩弧焊钨电极表面的烧蚀[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11期 |
7 |
李永生;;深孔镀铬与枪管寿命的关系[J];表面技术;1990年04期 |
8 |
朱小鹏;董志宏;刘臣;韩晓光;雷明凯;;强流脉冲离子束表面再制造技术原理与应用[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
9 |
张德勇,于鸿楠,许龙江,戚诒让;对金属激光烧蚀时空气中产生冲击波的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0 |
黄庆举;李富全;王洪华;;紫外激光烧蚀Cu诱导发光羽外观特征动力学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04期 |
11 |
萨仁,鲍锦荣;簿层活化法测定薄壁管的微烧蚀量[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5年05期 |
12 |
张泽云;;高效加工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0年13期 |
13 |
杨;用激光束模拟烧蚀-腐蚀化学反应[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6年01期 |
14 |
李炳生,王茂林,任英良;炮管烧蚀膛面的俄歇电子能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5年01期 |
15 |
章振东
,胡廷显;W-Cu材料高温强化和烧蚀-侵蚀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1989年S1期 |
16 |
晓敏;用于金属分析的快速火花烧蚀技术[J];金属功能材料;2002年06期 |
17 |
;牛顿环揭示激光超快烧蚀细节[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04期 |
18 |
邹有洪;;激光加工和电火花加工产生裂纹的原因的状况的比较[J];电加工与模具;1979年04期 |
19 |
詹炳椿;;用电火花加工精密模具的一些应用数据[J];上海机械;1963年08期 |
20 |
张星三;程魁福;;电火花加工硬质合金字头获得成功[J];航空制造技术;1980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