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照良,商鸿生;小麦全蚀病发病因素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1999年06期 |
2 |
周福红,欧红梅,许卫,胡业初,李守北;EM原露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2期 |
3 |
李刚;李启干;张波;田常杰;;小麦全蚀病的鉴别与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
4 |
吴洵耻,高士仁,刘振伟,杜昌信,张少柏,杨华奎;小麦全蚀病为害新特点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5 |
白小军,沈瑞清,李效禹,朱进祥,刘玉宏,王学仁;覆膜穴播小麦全蚀病防治试验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0年08期 |
6 |
李子钦,张庆平,张建平,周智;小麦全蚀病国内外研究动态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6年03期 |
7 |
李强,王保通;我国小麦全蚀病综合治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陕西农业科学;2000年11期 |
8 |
殷正勤,马建民;防治小麦全蚀病有新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02年02期 |
9 |
高士仁,吴洵耻,张少柏,杨华奎,杜昌信;山东省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1994年03期 |
10 |
李建社,张慧杰,咸拴狮,景竹兰,郜潮峰;小麦全蚀病多元减灾技术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
11 |
吴桂本;论小麦全蚀病的防治[J];植物保护;1979年04期 |
12 |
郝祥之,李琳,刘炳海;调节作物生态环境,控制小麦全蚀病[J];植物保护;1984年02期 |
13 |
张颖;王刚;王美南;;小麦全蚀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及再生菌株的致病性[J];微生物学杂志;2005年05期 |
14 |
;我国麦田应用的化学药剂种类及防治对象[J];农药市场信息;2002年09期 |
15 |
谭乐强;臧爱梅;王培成;张学庆;;山东小麦全蚀病研究与防治[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年11期 |
16 |
吴俊;杜玉琴;;有效控制小麦全蚀病发生的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12期 |
17 |
;麦类全蚀病的初步调查[J];今日科技;1971年28期 |
18 |
惠军涛;杨非;张毅;惠峰涛;侯日望;艾国兴;王德田;宋方君;田军;;蓝田县小麦全蚀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0年03期 |
19 |
高士仁,吴洵耻,刘振伟,路兴波,孔繁华,杜昌信,张少柏,杨华奎;小麦两种主要根腐性病害危害损失估计及复合经济阈值[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20 |
王玺仁,陈吉霞,毕君,张翠云;夏玉米全蚀病菌苗期侵染过程的观察[J];植物保护;1994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