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五味消毒饮的临床运用

覃善光  
【摘要】:正五味消毒饮是《医宗金鉴》治疗疔疮的方剂。原方药物组成如下: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一钱二分。本人临床应用,常将前三味各改用15克,后二味各改用9克,水煎二次服,日1剂。此方灵活应用,可治疗多种病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奇连;王小爱;;归脾汤的临床运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2期
2 于广莹;;丹参饮临床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8期
3 龙敏;左秀朗;刘运敏;;五味消毒饮治疗口腔溃疡36例疗效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年02期
4 王芸;;失笑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糜烂性胃炎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8期
5 李世念;;方药临床运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6期
6 王辉;;封髓丹治疗“阴火”证的临床运用初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刘高丽;;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银屑病100例[J];河南中医;2011年07期
8 马湖蕊;贾云;;七情学说修身美的临床运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9 赵荣华;谢鸣;;痛泻要方方证病机及其变化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王莉;张震;;导师张震应用扶正祛邪理论治疗艾滋病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07期
11 白奇连;;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与体会[J];北方药学;2011年08期
12 董汉华;;虫类药治疗顽疾[J];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09期
13 税清松;;桂枝汤调和营卫的临床心得[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1期
14 杨秀荣;;柴胡疏肝散临床运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3期
15 胡晓玲;王亚妮;;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运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16 史锁芳;;运用大剂附子治疗难治性哮喘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8期
17 刘艳秋;;逍遥散的临床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1期
18 杨波;代晓莉;王淑秀;;红/蓝光光动力联合五味消毒饮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8期
19 孔令万;陈黎;姚俊丽;;扶阳法治疗小儿肺系疾病举隅[J];中医儿科杂志;2011年05期
20 刘志信;马文奇;;五味消毒饮合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性静脉炎43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爨新德;;扶阳理论临床运用点滴体会[A];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学术思想研讨暨纪念吴佩衡诞辰120周年(1888-2008)论文集[C];2009年
2 李志沧;李朝阳;李洁;;接骨丹的临床运用[A];全国脊诊整脊医学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脊诊整脊杰出专家表彰大会会议专刊[C];2007年
3 刘仲卿;;浅谈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4 郑文通;;肝肾同治法在男科临床运用举隅[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李兰台;张坚;李振培;李伟;李振娟;;《中华消肿生肌膏药》的研制或临床运用[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6 段颖;刘铜华;;柴胡疏肝散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消渴病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熙国;;附子在儿科的临床运用举隅[A];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吴瑞芬;;炙甘草汤的临床运用[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顾红卫;;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科的临床运用[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蔡成后;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之初始沙盘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香花;《傅青主女科》文献研究及导师对其临床运用总结[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刘小河;温胆片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运用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陈靖雯;李赛美柴胡类方临床运用多媒体数据库建立与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萧翠玉;真武汤的临床运用和药理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5 胡正刚;岭南近代伤寒四大家扶阳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程革;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陈坚雄;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黄芳;经方治疗神志病证治规律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国斌;小柴胡汤方证相应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廖月香;《临证指南医案》桂枝运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宏静;五味消毒饮抗感染作用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毕超;五味消毒饮预防治疗普外术后感染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朱蕊;阴阳终始观的探讨及临床运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利佳世;小柴胡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柏翰;论大柴胡汤的临床运用规律[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6 方志辉;《伤寒论》扶阳思想在岭南地区的临床运用特色[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萧翠玉;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与现代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8 梅刚;桂枝汤证治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李红菊;五味消毒饮微丸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10 张宇;五味消毒饮分散片及滴丸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宇俊;五味消毒饮[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2 陕西 赵沛浩;五味消毒饮治病二则[N];民族医药报;2001年
3 鲍正飞;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临床运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河南洛阳市中铁十五局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包佐义;五味消毒饮 善治皮肤病[N];大众卫生报;2009年
5 白下洞卫生院 崔洪超;五味消毒饮治疗喉关痈临床观察[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吴绪祥 钟洪;青黛的临床运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7 阮闻;从“五味消毒饮”到“金叶败毒颗粒”[N];医药经济报;2008年
8 朱海旭;动物脏器药物的临床运用[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9 徐天景 副主任医师;薛氏五叶芦根汤临床运用体会[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10 李子云;五味消毒饮新用二例[N];民族医药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