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评述
【摘要】:根据目前种类繁多的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有重点地介绍了几种较为常见的矿井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对几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解析法进行了实例分析以加深对该涌水量计算方法的理解。通过对几种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的评述为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矿井选择符合自身特点涌水量计算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
|
|
|
1 |
郭文雅;温继满;;谈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5期 |
2 |
杨永国;陈玉华;;矿井涌水量混沌特征与预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3 |
陈江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矿井涌水量[J];江苏煤炭;1990年02期 |
4 |
张剑英;采用不同方法预计矿井涌水量对比[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5 |
胡建平;灰色关联分析在矿井涌水量计算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师;1996年03期 |
6 |
左其亭,马军霞;矿井涌水量预测的一种新方法[J];勘察科学技术;1997年06期 |
7 |
苏文智,李晓军,曾社教,代革联;应用综合分析方法预测矿井涌水量[J];煤;1997年02期 |
8 |
周如禄,戴振学,李颖;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理论与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1998年06期 |
9 |
钱家忠,朱学愚,吴剑锋,潘国营;矿井涌水量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报模型[J];煤炭学报;2000年01期 |
10 |
唐依民,肖江,杨喜陶,沈洪远;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维数谱计算[J];煤炭学报;2001年04期 |
11 |
鲍桂春,王允华,刘会斌;矿井涌水量的间接测定与曲线绘制[J];煤矿安全;2004年07期 |
12 |
肖有才,张秀成,王宏艳;灰色理论在预测深埋型矿井涌水量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3 |
于喜东;山西省矿井涌水量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08期 |
14 |
王源,李世峰;隆尧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1期 |
15 |
管恩太,武强;矿井涌水量预测评述[J];中州煤炭;2005年01期 |
16 |
卿国屏;唐忆晨;龚玉红;;利用多井干扰法预算湖南省煤炭坝矿区矿井涌水量[J];中国煤田地质;2006年02期 |
17 |
李树文;侯双林;王龙;;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灰色数值模型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4期 |
18 |
胡国勇;;煤矿矿井涌水量突增原因分析及对策[J];煤矿现代化;2007年03期 |
19 |
马哲;肖有才;;矿井涌水量与防治水安全有关的问题[J];中国煤炭;2008年03期 |
20 |
韩政兴;;最小二乘法在矿井涌水量计算中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2008年02期 |
|
|
|
|
|
1 |
刘洋;李凯;王振荣;;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评述[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
2 |
史丽萍;胡泳军;张国信;张晓;张世芳;苗长新;董海波;谢业良;朱永平;魏辉;陈丽兵;鹿献德;;矿井涌水量自动监测系统[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
3 |
王皓;;基于灰色理论的西北浅埋型矿井涌水量预测[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
4 |
李云峰;徐胜平;李忠凯;;Excel在海孜煤矿矿井涌水量估算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