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区盐分差异分布和不同形态氮素对棉苗吸收主要营养元素的影响
【摘要】:以鲁棉研28号为试验材料,利用以双砧木嫁接建立的分根实验系统模拟盐分差异分布,研究了根区盐分差异分布和不同形态氮素(NH4+和NO3-)对棉苗生长和主要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区盐分差异分布较均等分布显著促进了棉株生长,降低了Na+积累,增强了对N、P、K、Mg、Mn和Cu等营养元素的吸收,NO3--N又较NH4+-N显著促进了棉株生长及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根区盐分差异分布下施用硝态氮较施用铵态氮提高了棉苗干物质质量、叶片光合速率及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而降低了各组织的Na+含量。根区盐分差异分布和氮素形态对棉花生长及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有互作效应,盐分差异分布下,施NO3--N更有利于棉株的生长及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
|
|
|
|
1 |
邹春琴,李春俭,张福锁,毛达如;铁和不同形态氮素对玉米植株吸收矿质元素及其在体内分布的影响 Ⅱ.对铁、锰、铜、锌等营养元素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年03期 |
2 |
肖凯,张树华,邹定辉,张荣铣;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0年01期 |
3 |
董彩霞,田纪春,赵世杰;不同形态氮素对高蛋白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2期 |
4 |
汪仁,安景文,张士义,王祥珍,张艳君;不同形态氮素对花生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1995年05期 |
5 |
龚江;侯振安;杨振华;张大伟;;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盐分、氮素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6 |
隆小华;郭晓丽;赵钦泰;;莱州湾地下微咸水补充灌溉冬小麦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
7 |
常瑛;陈凌娜;李彦荣;魏玉杰;;盐胁迫对两种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0年02期 |
8 |
白旭;田长彦;胡明芳;刘宏平;王雷;;盐分和温度以及光照对陆地棉种子萌发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6年04期 |
9 |
苏晓红;高志岭;刘建玲;廖文华;曹桂凤;李志伟;康胜乐;;蚯蚓粪和磷肥配施对油菜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10 |
刘拥海;蒋林蓉;俞乐;彭新湘;;不同形态氮素对水稻叶中抗坏血酸氧化还原势和气孔运动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4期 |
11 |
邹春琴,李春俭,张福锁,毛达如;铁和不同形态氮素对玉米植株吸收矿质元素及其在体内分布的影响——Ⅰ.对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年01期 |
12 |
董海荣,李存东,李金才;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棉花苗期生长及物质积累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13 |
郭红祥;刘卫群;岳俊勤;石永春;;氮素形态及饼肥浸提液对烤烟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年04期 |
14 |
T.Appel,K.Mengel,徐福利,王渭玲;砂土不同形态氮素与黑麦吸收氮和施入有机物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1994年05期 |
15 |
谈建康,张亚丽,沈其荣,张晓晓,徐国华;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水稻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生物效应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6 |
莫润秀;江立庚;郭立;胡均铭;刘开强;周佳民;梁天锋;曾可;丁成泉;;氮肥运筹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0年01期 |
17 |
张伟;高世铭;王亚宏;王润佳;;不同形态氮素比对马铃薯氮素分布、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18 |
安树青,张碧君,仲崇信;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及12种元素的累积与分布[J];海洋湖沼通报;1996年02期 |
19 |
王石华;金寿林;谭学林;;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杂交粳稻根系及收获指数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
20 |
严君;韩晓增;王树起;李晓慧;朱巍巍;;不同形态氮素对种植大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