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施江;辛莉;谭琳;郑学勤;;一条卡瓦胡椒特异RAPD带转化成SCAR标记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7年04期 |
2 |
吴松权;祖元刚;吴基日;;膜荚黄芪SCAR标记的建立[J];植物研究;2008年05期 |
3 |
赵姝华,李玥莹,王鹤,李冬梅,张俊涛;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玉米杂种纯度研究[J];生物技术;2003年05期 |
4 |
祁建军;李先恩;李学禹;周丽莉;马小军;;甘草种子SCAR标记的建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05期 |
5 |
徐国辉;郭长虹;于洪涛;陈静;丛雯雯;远藤隆;;山羊草属杀配子染色体2C特异SCAR标记的建立[J];草业学报;2011年04期 |
6 |
罗育;吴耀生;周娟;李科志;徐鹏;;采用随机引物组合对绞股蓝作RAPD分析及SCAR鉴定[J];植物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
7 |
刘志勇;孙其信;倪中福;杨作民;杨爱东;唐伯让;;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13的标记辅助选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4期 |
8 |
张帆;李江;李熠毅;李小艳;刘璐;王茂林;赵云;;利用SCAR-PCR检测杂交油菜“蜀杂9号”的杂种纯度[J];西南农业学报;2006年01期 |
9 |
张玮;谢传晓;朱苏文;刘晓鑫;路明;张世煌;程备久;;玉米免DNA制备单株SSR和SCAR基因分型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0 |
宋来强;易斌;杨明贵;陈伦林;傅廷栋;;EST辅助的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AFLP标记转化[J];作物学报;2009年08期 |
11 |
杨剑波,李莉,汪秀峰,向太和;利用RAPD/SCAR和SSR技术快速鉴定杂交稻种子真伪与纯度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 |
12 |
杨剑波,汪秀峰,赵成松,向太和,李莉;水稻线粒体DNA中与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遗传学报;2002年09期 |
13 |
李钥莹,赵姝华,马纯艳;对高粱BTAM428×ICS-12B杂交F_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的SCAR分析[J];生物技术;2005年01期 |
14 |
李艳秋;苏志芳;王立新;季伟;姚骥;赵昌平;;小麦分子遗传图谱的加密[J];作物学报;2009年05期 |
15 |
张志永,张劲松,巩学千,陈受宜,盖钧镒,胡蕴珠,智海剑;抗 SMV 栽培大豆种质资源的 SCAR 标记指纹图谱分析[J];高技术通讯;1998年10期 |
16 |
干滟,曾凡亚,赵云,王茂林;杂交油菜“蜀杂6号”特异序列扩增标记(SCAR)建立及其在杂种鉴定中的应用[J];作物学报;2001年06期 |
17 |
魏新燕,杨文香,刘大群,孔俊英;150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基因Lr35分子检测[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12期 |
18 |
施江;辛莉;谭琳;郑学勤;;1个与卡瓦胡椒特异的SCAR标记的获得[J];热带作物学报;2007年02期 |
19 |
雷永;廖伯寿;王圣玉;张银波;李栋;姜慧芳;;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的SCAR标记[J];遗传;2006年09期 |
20 |
王道杰;郭蔼光;李殿荣;田建华;;油菜单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6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