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抗逆新树种—彰武松主要特性的研究
【摘要】:正彰武松(Pinus.densiflora Var.zhanguensis)为高大常绿乔木,树皮呈灰黑色,鲮片状开裂,针叶长7~15cm,针叶长短隔年交替,针叶长时和油松长短相似,短时又和赤松长短相似,针叶直或稍扭曲,扭曲时和油松极为相似,两针一束,也有三针一束的,颜色和油松相似。树脂道边生,3~9个,球果幼时下垂,种
|
|
|
|
1 |
冉春燕;陶建平;宋利霞;;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幼苗形态和光合作用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 |
施寿,强中兰;侧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技术研究[J];兰州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
3 |
刘文琦,李淑霞,李金用;绿化树种沙冷杉引种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0年02期 |
4 |
何维明,董鸣;升高气温对旱柳光合和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3年01期 |
5 |
张庆国,金爱善;落叶松绿球蚜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3年S1期 |
6 |
袁小东;朱小艳;李向东;;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几种鉴别方法[J];江西林业科技;2009年06期 |
7 |
王正平;中国竹亚科分类系统之我见[J];竹子研究汇刊;1997年04期 |
8 |
包其敏,金觉远,包文斌,蔡胡敏,何潘淼,林青兰;异尾华枝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森林病虫通讯;2000年03期 |
9 |
汪奎宏,何奇江,吴蓉;早竹花粉形态与生物学特性[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0 |
李东;林树燕;韩素芬;;八种豆科树种根瘤的形态与结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11 |
喻晓丽;邸雪颖;宋丽萍;;水分胁迫对火炬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7年11期 |
12 |
周朝彬;宋于洋;牛攀新;任晨程;马逸风;;胡杨对干旱胁迫适应机理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
13 |
贺润平;翟明普;;柠条和甘草生理特性及复合种植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
14 |
康向阳,朱之悌,张志毅;毛白杨异源三倍体形态和减数分裂观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15 |
韩淑琴,张山林,刘萍,马艳芳;栎线小卷蛾初步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9年03期 |
16 |
王秀华,姬兰柱,高瑞馨,祝宁;刺五加的形态解剖与遗传分化的初步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7 |
徐长山,张宏瑞,张珍荫,黄松,叶辉;云南木蠹象对云南松幼树的危害[J];中国森林病虫;2002年03期 |
18 |
陈新法,石柏林,周丹,夏国华;木兰科常用绿化树种幼苗形态[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9 |
宋立奕;方升佐;;水培青檀幼苗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0 |
张咏新;赵思金;杨晓菊;;章古台地区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土壤因子的关系[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