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阔叶树遗传改良概况及建议
【摘要】:正山东省拥有丰富的阔叶树种资源,阔叶树种遗传改良一直是山东省林木育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杨、柳、榆、刺槐、泡桐和楸等主栽树种。杨树育种最为系统,先后引进加拿大杨、I-214、I-69/55、中林46、S·307-26,I-107和三倍体毛白杨等,选育出八里庄杨、鲁毛50,窄冠白杨和窄冠黑杨无性系,已广泛用
|
|
|
|
1 |
邢世岩;;山东省针叶树(球果类)引种驯化及评价[J];山东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
2 |
张玉波,王庆斌,李淑玲,邹威,夏善智;牡丹江地区杨树遗传改良现状、问题及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3 |
邢新婷,傅懋毅;竹类植物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
4 |
高建社,王娟娟,彭少兵;杨树遗传改良研究简介[J];陕西林业科技;2003年03期 |
5 |
何承忠;现代生物技术在杨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6 |
王启无;用林分和家系选择对西部黄松作遗传改良——1977年8月西部森林遗传学会年会上的报告[J];江西林业科技;1980年01期 |
7 |
彭方仁;新西兰辐射松遗传改良研究新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2年04期 |
8 |
林善枝,肖基浒,张志毅;杨树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9 |
陆钊华,徐建民;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J];热带林业;2005年01期 |
10 |
黄桂华;仲崇禄;张勇;;我国木麻黄科植物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技;2005年04期 |
11 |
陈伟;施季森;刘希华;;光皮桦研究现状及遗传改良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2 |
马常耕;孙晓梅;;我国落叶松遗传改良现状及发展方向[J];世界林业研究;2008年03期 |
13 |
张国栓;王少波;刘顺国;;河南省苦楝基因资源及其遗传改良策略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
14 |
辛培尧;周军;段安安;孙正海;何承忠;;我国华山松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0年19期 |
15 |
K.G.Eldridge;徐英宝;;热带桉树的育种、变异和遗传改良[J];桉树科技;1979年04期 |
16 |
赵汉章;中国沙棘遗传改良研究的进展[J];沙棘;1996年03期 |
17 |
邱进清;;福建省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现状与展望[J];林业勘察设计;1997年02期 |
18 |
马常耕;国外制浆材树种遗传改良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1999年03期 |
19 |
曾德贤;范林元;;云南的林木引种及其遗传改良[J];西部林业科学;2006年03期 |
20 |
边黎明;施季森;张煜;李火根;;基于数据库技术的鹅掌楸属遗传改良决策系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
|
|
|
|
1 |
姜岳忠;秦光华;马玲;;山东省阔叶树遗传改良概况及建议[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
2 |
潘明建;涂忠虞;郭群;王保松;;我国柳树遗传改良的成就与潜力[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
3 |
季孔庶;王章荣;;马尾松遗传改良的回顾与展望[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
4 |
曾令海;;马尾松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培育和遗传改良发展方向[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
5 |
潘明建;郭群;王宝松;;中国柳树育种概述[A];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
6 |
梁一池;邢建宏;刘希华;;福建省马尾松遗传改良进展及后续育种策略[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
7 |
潘明建;郭群;王宝松;;中国柳树育种概述[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8 |
;后记[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
9 |
黄铨;;沙棘遗传改良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
10 |
黄铨;;沙棘的遗传改良及其进展[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