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贺刚;何力;许映芳;王雪光;李晓莉;张征;;湘西盲高原鳅群体同工酶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9年10期 |
2 |
祁忠占,彭永康,宋玖雪,申花莲,牛淑暖;不同浓度苯酚溶液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几种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0年02期 |
3 |
;马、驴、骡[J];中国农业文摘(畜牧);1997年04期 |
4 |
赵金良,蔡完其,李思发;中华鳖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5 |
邓代信,龚义勤,汪隆植,柳李旺;萝卜雄性不育系几种同工酶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4年03期 |
6 |
李莹莹,魏佑营,张瑞华,吕杰;辣椒雄性不育“三系”花蕾中3种同工酶活性的动态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4期 |
7 |
王国良;金珊;李政;陈寅儿;;三疣梭子蟹养殖群体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及生化遗传分析[J];台湾海峡;2005年04期 |
8 |
朱英国,梅启明,余金洪,桂东湖;水稻品种酯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J];作物学报;1982年02期 |
9 |
汪周宾,刘茂保,仇正桂,禹克明,杨志洪,师素云;用同工酶法鉴定杂交秈稻种子纯度的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1985年02期 |
10 |
曲泽洲;王永蕙;张凝艳;;枣叶、枝皮和果实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11 |
刘学军,苗以农,张红缨;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的研究[J];大豆科学;1991年01期 |
12 |
卢翠华,雷勃钧,尹光初,周思君,张开旺,钱华;外源DNA导入栽培大豆其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1年03期 |
13 |
邱竟,张久绪;棉花雄性不育“三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J];作物学报;1991年05期 |
14 |
许守民,李金昶,王树斌,苗以农;大豆SOD同工酶的新酶谱型[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2年04期 |
15 |
汪亚平,刘焕章;鲂成体组织及胚胎发育过程中同工酶表达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4年S1期 |
16 |
程东升,潘学仁;食用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同染色法效果比较[J];中国食用菌;1994年03期 |
17 |
王黎明,阴秀卿;高粱导入外源DNA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年03期 |
18 |
廖党金,官国均;蛭形巨吻棘头虫与宿主猪的五种同工酶比较研究[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4年04期 |
19 |
方德秋,章文才,萧顺元;温州蜜柑起源新探——同工酶证据[J];果树学报;1995年S1期 |
20 |
赵寿经,赵亚会,黄朝辉;人参、西洋参同工酶电泳分析[J];特产研究;1996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