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葛剑平,李景文,郭海燕;天然红松树木生长特征与林分结构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2 |
葛剑平,陈动,李传荣,刘吉春,刘兆刚,丰绪霞,李景文;火干扰对天然红松林结构和演替过程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
3 |
刘英杰,陈立新,张兆荣;红松人工林木分杈原因的初步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4 |
张东岳;;混交造林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5期 |
5 |
姜贵勇;何玉玲;高立刚;;谈红松人工林森林经营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10年02期 |
6 |
宋秀琴,王作梅,刘玉霞;红松人工林连栽试验初报[J];林业科技通讯;1996年09期 |
7 |
秦家鼎;红松(Pnius Koraiensis)天然林立地指数表编制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79年02期 |
8 |
矫式奎,刘宝贵,张砚亭;营造红松母树林基地的方法和步骤[J];吉林林业科技;2003年05期 |
9 |
陈大珂
,周晓峰
,丁宝永
,胡正昌
,祝宁
,王义弘
,赵惠勋
,鞠永贵
,金永岩;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研究(Ⅱ)——动态经营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
10 |
胡万良,姚国清,王树利;辽东山区人工诱导红松阔叶混交林效果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95年05期 |
11 |
冯启祥,臧法海,崔东范,李超江,尚少华,王占江,李超林,许书杰,强玲惠;红松果林经营技术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0年02期 |
12 |
刘迎涛,刘一星,李坚;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的差异[J];木材工业;2005年02期 |
13 |
申明春;付宝东;王立平;;容器苗在红松造林上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05年08期 |
14 |
王永福;贾晓慧;姜殿成;;冠下更新红松技术要点[J];吉林林业科技;2009年01期 |
15 |
吴吉林,关文国,梁俊芳,李芳芹,张梦良,王延东,魏俊峰,李素娟,王海涛;红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试验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
16 |
毕湘虹,王立夫,贾荣学,张广臣,隋广武;红松流脂溃疡病防治技术规程的编制[J];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
17 |
李学文,王清君,郝瑞;伊春林区红松人工林分叉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18 |
张闯;关国隆;;浅谈红松顶芽劈接法嫁接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
19 |
贾云,齐乐贤;红松落针病与红松生物量关系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
20 |
郭德武,陈喜全,李国江,陈乃全,路治林;水曲柳红松混交林的研究(Ⅱ)——林分结构及效应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