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形稳定与控制理论及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常规的刚体极限平衡法难以适应对高坝坝基、高边坡、大型地下洞室群等大型岩体工程稳定评价及加固措施分析,需要在变形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稳定与加固分析,而这是岩土数值分析方法的一个核心难点。在回顾总结变形稳定的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复杂多自由度变形结构体系失稳的严格定义及其集合逻辑表述,以及加固力数学的表述和实质,发展了基于塑性余能及其变分的变形结构稳定性判剧,并以此为基础统一了基于结构势能二阶变分的稳定判据。完善了失稳结构的最小塑性余能原理,指出了失稳结构总体演化趋势,为新奥法施工原理、潘家铮最大最小原理奠定了严格理论基础。并将上述变形稳定理论应用于高坝坝基、高边坡、大型地下洞室群的稳定性评价。
|
|
|
|
1 |
刘吉永;杜艳珍;冯瑞军;;煤矿采空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04期 |
2 |
令狐克海;彭琦;李小余;;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期安全监测成果及特征分析[J];水力发电;2010年06期 |
3 |
洪永文,邹丽春,袁友仁;小湾水电站拱坝设计[J];云南水力发电;1996年01期 |
4 |
赵大洲,景来红,杨维九;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隧洞管片衬砌结构受力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0期 |
5 |
魏植生;郑海益;胡浩川;;景洪水电站坝基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J];水力发电;2008年04期 |
6 |
盛志刚,张楚汉,王光纶,金峰;拱坝横缝非线性动力响应的模型试验和计算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3年01期 |
7 |
王国体,潘恒芳,陈兵;耐固酶(endurazyme)加掺土的工程性质研究[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7年04期 |
8 |
李瓒;再论玛尔巴塞拱坝可能破坏机制中的某些问题[J];西北水电;2001年02期 |
9 |
林海泉,刘秋英,佘成学;单江拱坝右坝肩岩体变形稳定计算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02期 |
10 |
郑海益;景洪水电站坝基岩体抗滑、变形稳定条件简介[J];云南水力发电;2003年02期 |
11 |
张景韶,陈丁发;新立城水库主坝坝坡变形稳定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1994年03期 |
12 |
张伯艳,涂劲,陈厚群,褚志生;混凝土拱坝横缝对坝肩抗震稳定的影响[J];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6期 |
13 |
郭永刚;涂劲;陈厚群;;高强抗震钢筋在小湾拱坝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1期 |
14 |
周天祥;;土坝劈裂灌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J];甘肃农业;2009年09期 |
15 |
张鹤云;梁信宝;;龙门口水库拱坝横缝灌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年04期 |
16 |
欧阳建国,吕素霞;双曲拱坝施工放样计算与图形处理[J];水力发电;1993年08期 |
17 |
陈璧宏,郭勇,周发毅;水电站下游河道变形的模型试验方法探讨[J];水力发电学报;1995年02期 |
18 |
李静,陈健云,白卫峰;基于应变率相关的非线性损伤模型在高拱坝横缝开度分析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5年07期 |
19 |
穆秀云;李林兵;;某砌石拱坝左坝肩加固处理及稳定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20 |
廖俊刚;;应用线性回归和样条函数进行土坝隐蔽裂缝分析的探讨[J];广西水利水电;1986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