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兔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30只兔球囊拉伤后喂饲高脂饲料12周。12周后随机分为自然消退组、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三组改饲喂普通饲料,同时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滴丸5粒/天,10粒/天以及安慰剂治疗,治疗时间12周。各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12周。分别于实验前、12周末和24周末,应用超声技术检测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舒张末期内径(Dd)、收缩末期内径(Ds)和腹主动脉血流峰值速度(Vp)。调整仪器进入声学密度定量(AD)检测状态,测量图像平均回声强度(AII),将内中膜平均回声强度(AII-Ⅰ)与外膜平均回声强度(AII-A)的比值作为内中膜校正的AD值(AIIc%)。24周末处死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2周末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增厚(P0.01),血流峰值速度(Vp)显著增快(P0.01);24周末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IMT显著减小(P0.05),声学密度值AIIc%显著增大(P0.05),Vp显著升高(P0.05)。病理学检查:HE染色镜下可见到自然消退组斑块较大,纤维帽比较薄,治疗组斑块较小,纤维帽比较厚。油红O染色可见油红O着色位于斑块处,平滑肌和外膜不着色。结论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水溶性成分和三七总皂甙以及少量冰片等成分组成,其药理作用主要是增加冠脉血流量,减低心肌耗氧量和血粘度等。近来的研究认为丹参中含有丹参酚等酚类成分,可以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三七总皂甙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周小明等研究证实:丹参具有在体外抑制培养的兔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在体内具有抑制去皮后的内膜增生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也可减少腹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一定程度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
|
|
|
1 |
仇岩;李玉;;复方丹参滴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12期 |
2 |
刘志扬;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年02期 |
3 |
王亚青;;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年03期 |
4 |
马洁;;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03期 |
5 |
崔宏旻;王秋荣;;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J];山东医药;2008年16期 |
6 |
杨家茂;毛巧芳;黄红葵;;复方丹参滴丸配合降糖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6例[J];世界中医药;2010年01期 |
7 |
王玲;;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年05期 |
8 |
修金来;;天士力闯关[J];中国医院院长;2010年17期 |
9 |
李国辉;周小青;扶桂升;;复方丹参滴丸预防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29期 |
10 |
胡广颖,蔡凤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01期 |
11 |
陈小东,梁启廉,李小英,张英,李建文,梁柱,张远起;复方丹参滴丸在41例中晚期胰腺癌化疗中的应用[J];肿瘤学杂志;2005年01期 |
12 |
聂祥碧,杨静,何莲,路言琴,丁霞;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05年09期 |
13 |
王国敏;灯盏花素针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5年12期 |
14 |
潘会玲;;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23期 |
15 |
赵清;刘绛光;张雷;;复方丹参滴丸防治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07年20期 |
16 |
林丹华;徐海山;陈洪;戴兰涛;;42例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33期 |
17 |
赵杨敬;林淑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7年11期 |
18 |
冯乃欢;;简述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年19期 |
19 |
许丙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04期 |
20 |
任志会;宋剑;李云鹏;王丽环;安军永;;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1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