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丹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麦长管蚜增效毒力测定
【摘要】:正 麦蚜是我国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以麦长管蚜为优势种群,发生量大、持续时间长、危害重。生产上由于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如氧化乐果、抗蚜威等,已使其产生了抗药性。据报道该虫对乐果等一些有机磷农药产生的抗性已达中、高抗水平,用药量提高到3 750 ml/hm2,防效却降低了50%;菊酯类农药的用量增加了2-3倍,防效却降低了40%左右。为延缓抗药性的发展,一些科研人员对其防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利用不同药剂进行复配,来防治小麦蚜虫,是解决其抗药性的途径之一。为确定硫丹与高氯乳油的复配增效效果,2004年进行了配方筛选与室内毒力测定,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
|
|
1 |
杨蕾;;硫丹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麦长管蚜增效毒力测定[A];2004年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2 |
周林军;周红;吕凤兰;胡俊杰;张鑫;王玉晶;;硫丹风险评价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
3 |
贾静;周欢女;周显青;王迎;;维生素E对硫丹染毒小鼠脾脏细胞因子基因转录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
4 |
刘济宁;周林军;石利利;单正军;周红;吕凤兰;陈国松;;硫丹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与污染修复模拟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
5 |
史雅娟;苑晶晶;;硫丹对蚯蚓存活和超微结构的影响[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6 |
廖虹云;董宜安;胡建信;;淘汰硫丹对中国的影响分析[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7 |
潘丹丹;汤锋;岳永德;李治祥;;硫丹残留检测方法综述[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
8 |
谢慧君;高甫威;赵聪聪;;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和真菌与硫丹的相互作用的短期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
9 |
周海波;陈巨莲;程登发;刘勇;Frederic Francis;Eric Haubruge;Claude Bragard;孙京瑞;;小麦—豌豆组合对麦长管蚜及其天敌行为机制的探讨[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10 |
陈巨莲;丁红建;倪汉祥;孙京瑞;;麦长管蚜的营养生理及主要次生物质的抗蚜性[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