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温差能闭式循环进展及新型循环系统研究
【摘要】:海洋温差能(OTEC)具有储量大、可再生、稳定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但是由于海洋温差较小造成系统热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对朗肯循环、卡利纳循环、上原循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闭式循环系统(国海循环),该循环系统采用氨-水二元混合工质,利用间接回热循环和贫氨溶液回热循环可以较好的提高系统的换热效率。
|
|
|
|
1 |
刘奕晴
,王迅;海洋温差能的综合利用[J];太阳能;2003年04期 |
2 |
石莉;;海洋热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11期 |
3 |
;海洋能[J];有色冶金节能;2006年05期 |
4 |
高铁瑜;;天赐良“源”——海洋温差能发电[J];百科知识;2010年05期 |
5 |
李天明;日本长崎大学栗须教授来海洋学院讲学[J];海洋湖沼通报;1985年02期 |
6 |
杨南武;;火力发电厂工业水系统方式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
7 |
周刚;倪晓阳;李金锋;H.Wolff;;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地热和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8 |
王俊雄;马捷;倪园芳;杜乐乐;孔巧玲;;海洋温差能驱动系统的原理和结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9 |
金志江;张素娟;黄国根;郑翔宇;匡继勇;汤建飞;;基于海洋温差能的海水淡化小试系统的建立及试验研究[J];能源工程;2008年04期 |
10 |
亓笑颜;;浅谈60000Nm~3/h空分预冷系统优缺点[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3期 |
11 |
原郭丰;张鹤飞;;新型闭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及其性能模拟[J];水处理技术;2007年01期 |
12 |
郑大振;用于超导磁分离的闭式循环低温设备模型装置通过部级科研鉴定[J];低温与超导;1986年01期 |
13 |
朱健康,邱国泉,蔡明春,林美娇,田朝阳,刘忠松,卢俊杰,汪劲,张永翔;活鱼运输船应用闭式循环技术的研究[J];台湾海峡;2005年02期 |
14 |
窦光宇;;海洋能源知多少[J];科学咨询(科技信息);2003年05期 |
15 |
孔巧玲;马捷;;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2期 |
16 |
林佳;海洋——巨大的能源宝库[J];可再生能源;2003年03期 |
17 |
王义春,王瑞君,郑宏飞,杨英俊;横管降膜蒸发闭循环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制及性能测试[J];水处理技术;2003年05期 |
18 |
温保华;;开发海洋能源[J];海洋湖沼通报;1981年01期 |
19 |
Terry R.Penney;唐庆民;;从海得能[J];世界科学;1987年11期 |
20 |
正亚;;高产 低耗 节水 国外养鱼新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