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空间最近邻非线性自适应预测法在EMD边缘效应中的应用
【摘要】:由Huang提出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算法,在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进行平稳化处理时表现出了它特有的分析能力。但是它本身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求上下包络时,由于不能确定两端点处的极值,使得拟合出的包络线有可能偏离实际的包络线,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EMD分解的质量。针对这个问题,许多抑制边缘效应(有的文献也称:端点效应)的方法已被提出,但是这些方法都各自存在着缺陷,不能很好地抑制边缘效应。本文采用相空间最近邻非线性自适应预测法来处理EMD边缘效应,该方法改变以往用时间序列过去的时间点预测将来值的方法,采用相空间中过去的最近邻点来进行预测,能更好地反映信号的未来信息。
|
|
|
|
1 |
曾峰;文成林;王松伟;;基于小波—卡尔曼滤波混合预报的处理EMD边缘问题新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1期 |
2 |
曾峰;文成林;;用第二代小波去噪降低EMD边缘效应[J];应用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
3 |
张西良;万学功;李萍萍;张建;徐云峰;;动态称量经验模态分解数据处理方法[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4 |
陈忠,郑时雄;EMD信号分析方法边缘效应的分析[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3年01期 |
5 |
J.G.Meknight
,方瑞;磁带放音时的低频边缘效应[J];广播与电视技术;1986年06期 |
6 |
周筠,杨宗凯,鲁宏伟;激光雷达探潜信号的混沌特性识别[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7 |
杨杰,卢凌;海杂波的混沌分析[J];交通与计算机;1998年04期 |
8 |
孙建成,张太镒,刘枫;基于平稳小波和重构相空间的快衰落信道预测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
9 |
孙建成,张太镒,刘枫;基于重建相空间的衰落信道非线性预测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
10 |
杨杰,姜明启;混沌研究方法在雷达海杂波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06期 |
11 |
张正明;王金;;混合映射混沌跳频序列的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
12 |
韩春明,郭华东,王长林,范典,桑会勇;基于EMD方法的多尺度边缘提取[J];高技术通讯;2003年06期 |
13 |
朱金龙;邱晓晖;;正交多项式拟合在EMD算法端点问题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3期 |
14 |
陈东方,吴先良;采用EMD方法消除瞬态散射回波中的高斯白噪声干扰[J];电子学报;2004年03期 |
15 |
方瑞;用全磁迹测试带测量立体声录音机时的边缘效应问题[J];广播与电视技术;1986年06期 |
16 |
梅海泉,郑建宏;有限长小波变换中边缘效应的一种消除方案[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7 |
刘慧婷,张旻,程家兴;基于多项式拟合算法的EMD端点问题的处理[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6期 |
18 |
李楠;曾兴雯;;基于EMD和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9 |
杨录;;基于EMD法的语音信号特征提取[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5期 |
20 |
曹汉;;基于相关系数的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的改进[J];中国新通信;2010年07期 |
|